-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耐用性指数(建立了客观路况与主观感觉间的联系) 2)以使用者主观感觉及某些物理量测定为依据。评定时由几个人在路上驾车行驶,以经验为基础进行判断,按五级分别各自打分。综合这些人的评分推求出被评定路面的耐用性指数。物理量的量测,包括路面平整度、裂缝和修补面积以及车辙等,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路面现时耐用性指数PSI(或P)与各物理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3)PSI与累计季节加权当量轴载作用次数W及结构数 的关系 标准轴载时,L1=18(千磅),L2=1(单轴) C0=4.2(路面刚建成时的PSI,C1=1.5(使用期末的PSI) ◆1、AASHTO设计方法 第七节 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简介 4)按标准轴载(18千磅,单轴)得到的简化公式 SN = a1D1 + a2D2m2 + a3D3m3 6)降水排水修正 5)土基与环境修正后的公式 第七节 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简介 7)可靠度保证率修正 Reliability ZR 99.9 -3.090 99 -2.327 95 -1.645 90 -1.282 80 -0.841 75 -0.674 70 -0.524 50 0 S0--Typical values for flexible pavement are 0.40 to 0.50. S0 cannot be calculated from actual traffic or construction numbers so it is almost always assumed to be 0.50. 第七节 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简介 双轴换算标准轴载 L1=x2,L2=2 单轴换算标准轴载 L1=x1,L2=1 9)AASHTO设计步骤 1、轴载换算与加权荷载作用次数计算; 2、初拟路面结构,待设计层厚度未知; 3、计算结构数; 4、按公式,求解设计厚度。 10)AASHTO特点: 1、建立了主观与客观路况间的关系,使用期限定标准(PSI=1.5); 2、建立了不同结构、不同荷载情况下(L1,L2),路面主观使用性能(PSI)与荷载作用次数(W)间的关系; 3、厚度设计采用经验法,按结构数,计算简单。 8)AASHO轴载换算关系 第七节 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简介 第七节 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简介 NCAT Test Track 第七节 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简介 采用连续的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但设计指标、材料参数及轴载换算方法与我国规范方法有所不同: 1、设计标准: 路基压应变,容许压应变公式 沥青面层拉应变:容许拉应变公式 整体性基层拉应力:容许拉应力公式 路面表层永久变形:容许永久变形10mm 2、材料参数 路基动弹性模量: 松散材料基层: 整体性材料基层:用现场切割小梁进行动弯曲试验确定 沥青混合料: 3、轴载换算与车辙预测 换算公式中指数为4,车辙预测公式: 第七节 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简介 ◆2、Shell设计方法 * 控制沉陷的指标 应变 应力 疲劳应力或应变 控制开裂的指标 应变 应力 极限应力或应变 ②查表法: 1)确定临界高度(根据自然区划、土质); 2)拟定土的平均稠度(根据路基设计高度与临界高度的关系,确定路基顶面以下80cm范围内不同深度的含水量,计算平均稠度; 3)预测土基回弹模量(根据平均稠度、土质、自然区划查表) ③室内试验法: 根据室内小承载板测得回弹模量,乘以折减系数。 ④换算法: 通过回归分析,确定特定地区、土质的CBR等现场试验数据与回弹模量的关系; 第五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13、土基回弹模量取值方法 第五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14、土基回弹模量的参数 以路表弯沉值为设计指标时,设计参数采用抗压回弹模量。对于沥青混凝土试验温度为20℃;以弯拉应力(应变)为设计指标时,拟验算的结构层采用弯拉回弹模量(对于沥青混凝土试验温度为15℃) ,其它结构层采用抗压回弹模量。 2) 计算层底拉应力时,计算层以下各层的模量应采用式(1)计算其设计值;计算层及以上各层模量应采用式(2)计算其设计值: 1 )计算路表弯沉值时,抗压回弹模量应按下式计算其设计值: 考虑到模量取值的不利组合,回弹模量的设计值取值: 第五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15、结构层的回弹模量的要求 第五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16、沥青结构层的回弹模量参数 第五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17、半刚性基层结构层的回弹模量参数 交通量已知,各层材料模量、泊松比、抗拉应力已知,除待设计层外各层厚度已知,需计算设计层厚度: 设计过程: 1)根据拟定的结构层材料,确定设计弯沉计算公式中各参数,计算设计弯沉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