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建筑火灾特点及防火对策
古建筑是某一地区、某一时代文化发展的标志,代表了当地特有的奇迹。它能反映文化发展的延续性,形象地说明历史的渊源和脉流。有人说看五千年的文明到山西,看三千年的文明到陕西,看一千年的文明到北京,看一百年的文明到上海,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因为山西古代建筑居全国之冠。现存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450多处,占全国现存同期建筑的70%以上。山西古建筑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繁多。古代寺观、宫殿、石窟、雕塑、壁画、古塔几乎遍布全省各地,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彩塑、壁画艺术的宝库”之美称。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它凝聚着古代先民和匠师的智慧,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水平和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民俗等形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极好见证。作为山西消防人,我们为此骄傲自豪的同时更感觉到肩上担子的沉重,这些古建筑多为木结构,存在很大的火灾危险性,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困难,损失大,影响大。因此做好古建筑防火工作,是我们每个消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现笔者就古建筑火灾特点及防火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一、古建筑火灾的特点 (一)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 我省古建筑多以柏木、松木、杉木等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由于千百年的干燥,含水量极低。古建筑中的各种木材构件,具有特别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古建筑起火后,犹如架满了干柴的炉膛,而屋顶严实紧密,在发生火灾时,屋顶内部的烟热不易散发,温度容易积聚,迅速导致“轰燃”。另外,古建筑内部多悬挂字画、天帐、飘带等织物。因此,极易发生火灾,形成立体猛烈燃烧。 (二)防火间距小,水平蔓延快 从我省古建筑风格、特点来看,体现了宏伟、庄重、壮观。然而,无形中造成了防火分隔及间距相对很少。如果不能及时控制火势,将通过热对流、热辐射、飞火等因素,形成火烧连营。 (三)人为隐患多,消防管理难 一些地方在古建筑开发使用中,为了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片面追求经济增收,忽视安全,违法在古建筑附近甚至内部开设旅馆、饭店等,这些场所管理混乱,火源管理不善,电气线路私拉乱接。还有,古建筑游客流动量大,香火不断,这些因素均给古建筑人为的造成了许多火灾隐患。 (四)交通状况差,自救能力弱 我省古建筑大多建在大台基上,又有大红墙包围,门槛重重,台阶遍布,道路弯曲,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需要很多时间,严重影响初期火灾的扑救。加上水源缺乏,供水困难,更增添了扑救的困难。另外,古建筑一般都比较高大,许多殿堂内净高在10米以上,再加上地势高差,一般消防车充实水柱长度不够,射流难以到达火点,灭火效果差。尤其是火焰在大屋顶内燃烧时,灭火人员把水射向屋面,只要屋顶未塌落,则水流射上去多少,流下来就有多少,根本达不到灭火的目的,这在发生火灾时,就成了有水难攻的又一难题了。而古建筑又多没有训练有素的专职消防员,也没有足够的消防装备装备设施和水源。往往只能眼睁睁看着火灾的肆虐发展。
(五)倒塌情况多,安全危胁大 多数古建筑承重构件使用可燃的木质材料,因此,一旦发生火灾承重构件极易燃损、烧毁,失去承重作用,造成古建筑倒塌。对人员安全造成很大危胁,很容易出现伤亡事故。
二、古建筑可能引发火灾的原因
古建筑引发火灾,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界的危害,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灾难。 (一)、来自自然界的危害 作为一种不可抗力,在古建筑安全问题上比较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雷击引发的火灾。一般而言,古建筑遭受雷击,是与它所处的地形、地质以及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分不开的。特别是直击雷,往往直接对古建筑构成危害。雷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接闪、屏蔽、分流、均压等电位、接地保护布线等综合防雷措施,层层设防,就可以化解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的侵扰。雷击并不是不可预防的,只要我们采用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手段,针对古建筑的特点,实事求是地运用避雷系统,并且定期对避雷装置进行检查、测试,经常保养、维修,就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应起的作用。 (二)、人为因素造成的灾难 从历年各种火灾发生的原因来看,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占火灾总数90%以上。古建筑火灾也大致如此。从建国以来的情况看,人为造成古建筑火灾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种。 1、用火不慎 因用火不慎造成的古建筑火灾,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日常生活用火不慎。随着改革形式的发展,在各古建单位均陆陆续续引进一批承租单位,这些单位为了生活方便势必会在古建筑周边地区私搭乱建一些易燃棚屋,并长期使用液化石油气、煤火炉等烧饭取暖,危险性更大,周边地区一旦发生火灾,古建筑也恐在劫难逃。二是维修施工中的用火不慎。古建筑作为我国丰富文物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走过千百年的岁月沧桑之后,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