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活旅游文章(8页)详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更多资料请访问精品资料网() 更多企业学院:/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Shop/43.shtml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Shop/45.shtml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Shop/46.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Shop/47.shtml 夯实产业基础 做活旅游文章 红山镇乌云山茶叶公园旅游工作情况汇报 乌云山村位于英山县城北3公里处,版图面积1.8平方公里,全村现有人口890人,256户,25个自然垸;耕地面积440亩,茶园450亩,水面积180亩,这里群山环绕,四野碧翠,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村内有湖北省人民政府准予对外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乌云寺”,有大自然鬼斧神工依崖而立的“倒挂仙人”,有耐人寻味、神秘莫测的“乌云朱迹”、“沁心盆”,有新建的“百竹园”、“百草园”、“百果园”和“水上茶楼”、“水上乐园”、“茶轩”、“温室大棚茶叶基地”等景点,依山傍势,浑然天成,优美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融合在一起,相互映衬,有着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每年来乌云山茶叶公园旅游的各类游客达到20多万人,创旅游综合收入500多万元,因旅游带动的产品及纪念品销售等附加效益达600多万元,增加的纳税额达60多万元,旅游业已成为乌云山村兴村富民的一大支柱产业。几年来获得了各种荣誉称号:99年被评为全省红旗党组织;2001—2005年连续两届被评为黄冈市文明单位;2004年被黄冈市旅游局评为旅游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被纳入全省“百镇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乌云山村的主要作法是: 一、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壮大产业活旅游 过去的乌云山村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村,人多地少是该村的最大实际。六十年代全村“吃粮靠供应、用钱靠救济”,“吃太湖苕,烧罗田苞茅”是该村贫困面貌的真实写照。种粮无田地,发展无产业,集体经济陷入死胡同。90年代后期,在县委、县政府“农业抓产业、产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思路指引下,村两委一班人认真分析形势,结合该村实际,提出了“产业兴村,旅游活村”的工作思路,坚持一手抓产业结构调整,一手抓旅游开发。通过与群众算经济帐,效益帐,确立了茶叶在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解决了群众“是种粮还是种茶” 的矛盾问题。从此,茶叶产业与旅游开发走上了良性互动的发展轨道,成为支撑该村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 为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村两委一班人紧紧抓住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的有利机遇,引导村民狠抓茶叶产业结构调整。十几年来,全村共改造低产劣质茶园120亩,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茶叶基地260亩,投资40多万元建起了温室大棚茶园40亩,开发了反季节“冬茶”项目。全村户平茶园1.8亩,人均茶叶收入达到2600元。走对一着子,活了一盘棋,乌云山村茶叶产业的兴起不仅带活了一方经济,同时也促进了旅游开发事业的快速发展。1997年,县委、县政府根据乌云山村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决定把乌云山村建设成为全国第一家以茶叶命名的“茶叶公园”。1998年4月20日,“乌云山茶叶公园”正式挂牌成立,原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洪祥同志欣然为公园题写园名。建设“茶叶公园”思路的确立,给该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的改造升级,提升了该村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茶叶公园自挂牌之日起,先后接待了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袁捷、原南京军区政委傅奎清、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省长罗清泉都亲临该村视察、检查指导工作。领导的关心和爱护,为该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美国、日本等外国友人和商人亦慕名而至,所到之处无不交口称赞,称其为“鄂东绿色明珠”、“世界第一座茶叶公园”。 二、狠抓龙头企业建设,拓展市场促旅游 乌云山茶厂成立于1968年,由于建厂时间早,厂房狭小,设施陈旧,不适应茶叶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来乌云山旅游观光的游客不断增多,简陋、落后的厂房成为旅游发展一大障碍。为改变落后的加工条件,树立该村“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