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中国南方雪灾,殃及19个省份。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 2009年秋至2010年初,中国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一遇干旱 2010年1月12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 ,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 2010年3月20日和31日,冰岛霍尔斯沃德吕尔火山喷发 2010年3月20日的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 2010年7月28日凌晨,吉林省永吉县遭遇自有水文气象纪录以来从未遇到过的特大降雨,全县受灾人口约15万人。 2010年8月7日晚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十二点左右遭受泥石流灾害。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引发海啸和核泄漏。 非洲的干旱 地震 病虫害 水稻虫害 风 暴 潮 水稻虫害 病虫害 一、自然灾害 1.定义: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形成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 源 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合作探究】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 1 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 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答: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 (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 答: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瓦木等财产损失。 答:不属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的事故。 致灾因子 受灾体 孕灾环境 是对人类及其经济社会、自然资源造成损害的自然异常变化。 是灾害的承受体,包括人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自然资源。 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 阅读教材P2第2自然段,探究: 如何判断灾情的大小? 看材料: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地震,造成了6000多人死亡和超过1000亿美元的损失,其中建筑物和设施破坏等直接经济损失为480多亿美元。由于处于震中区的大阪是日本的重要港口,因此震后由交通中断、经济瘫痪、进出口贸易中断等因素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达600亿美元之多,而且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心理动荡、失业等问题。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3.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 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等) (1)两方面 (2)影响因素 灾害的强度 年龄、性别、收入、 居住条件、健康状况 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人员伤亡不同 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易受自然灾害的损伤 青壮年男性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的群体 表现 1.人员伤亡 生理伤害(死亡、伤残等) 2. 财产损失 直接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 间接财产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 注意: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 洪灾导致通讯设施中断 干旱导致玉米枯死绝收 被洪水浸泡的工厂物资 地震毁坏的高架桥 3.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自然灾害还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 火灾毁林 火山爆发后的被毁林地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合作探究】 根据上图,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 一定灾强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是还应该考虑到灾害损失与发达的经济相比较小,即灾情损失的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所以,应该说,防灾抗灾能力强使得灾害危害程度低;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