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ICU版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创血压测量 (二)用品要求 1、动脉套管针 型号适合 材质适合:聚四氟乙烯 带安全锁 (二)用品要求 2、压力连接管(水力学传递通道) (1)最理想的连接应是用大口径、尽可能短的硬质导管,而不用三通直接与传感器相连可产生较好的频率效能 (2)临床应用:直径2-3mm,长约60cm的硬质导管,最长不应超过120cm,并保证测压系统内不应有气泡 (二)用品要求 3、压力传感器 为保证监测过程的动态精确性,应选择 的压力传感器应具有良好的放大或频率 效应。 测压范围:-50---300mmHg 组成:分三部分 流速控制器:快速冲洗管道,控制冲液速度 传感器芯片:采集血压信号,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三通:选择液体流出方向,排气、校零、抽血 桡动脉为首选 前提:ALLEN试验(-)、 改良ALLEN试验 2、动脉留置导管 (2)穿刺点定位: 手掌横纹上1-2cm,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不同部位动脉压 五 有创血压监测的并发症 血栓形成 栓塞 感染 出血 (一)血栓形成 1、影响因素 留置时间:桡动脉留置20小时发生率为20%,20-40小时为50% 导管材质、粗细 穿刺位置、是否反复穿刺 2、预防措施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导管,缩短留置时间(﹤3天),发现缺血尽早拔除 (二)栓塞 1、栓子来源:导管尖端的血块、误入的气泡、颗粒 2、发生率:桡动脉17%,肱动脉44% 3、危害:动脉供血远端坏死 4、预防措施:减少血栓形成、肝素加压冲洗、排尽空气、发现血凝块或导管不同禁忌推注 (三)感染 1、影响因素:置管时间、无菌操作、穿刺部位护理 2、常见细菌:表皮葡萄球菌 3、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疼痛、脓液形成,败血症表现 4、预防措施:无菌操作,留置,时间不应超过3-4天,最长不超过一周,发现感染征象立即拔除导管并作细菌培养 (四)出血 1、特点 穿刺、监护、拔管时均可发生 大动脉出血率均高于桡动脉、足辈动脉 2、预防措施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禁止穿刺 拔管后压迫并举高上肢10分钟,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延长压迫时间至20分钟,再加压包扎30分钟 2、CVP升高:﹥15-20 cmH2O 提示 补液量过多或过快 右心衰竭 血管收缩 心包填塞 肺动脉高压 机械通气和高呼气末正压 4.监测注意事项: (1)以平卧位测压为宜,若改变体位需重新调零 (2)CVP管道可作为输液途径 (3)测量系统应连接紧密,防进气 (4)咳痰、吸痰、躁动时应在安静后10-15分钟后测量 (5)如管道堵塞,不可暴力冲管 (6)注意影响CVP测量的因素 影响CVP测量的因素 4.监测注意事项: (7)不能有效判断左心功能及肺水肿的情况,肺动脉漂浮导管及PICCO监测可弥补 (8)需联合血压、尿量综合判断 (9)需联合、动态监测 (10)干扰因素多,需结合临床 3、插管完毕后,应常规作胸部X光片,明确导管位置。 (三)中心静脉压监测方法 1.物品准备:多功能监护仪,压力传感器、压力延长管、三通、输液器、肝素盐水 2. 连接:将中心静脉通过三通连接压力延长管,与压力传感器相连,压力传感器的数据线与监护仪相连。 3. 调零:压力换能器与右心房水平 平卧位腋中线第四肋间水平 侧卧位时胸骨右缘3-4肋间水平 4.观察波形及数值 四中心静脉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一)中心静脉压正常值:5-10cmH2O 1、Cvp降低: ﹤2-5 cmH2O提示: 血容量不足:失血、缺水 血管扩张 血管扩张收缩功能失调:败血症 (二)引起CVP变化的原因及处理 CVP 动脉压BP 原因 处理 低 正常 心功能良好,血容量轻度不足 适当补充血容量 低 低 血容量不足 补充血容量 高 低 心功能差,心排血量↓ 强心,供氧,利尿,纠正酸中毒,适当控制补液或慎选血管扩张药 高 正常 容量血管过度收缩,肺循环阻力↑ 控制补液,用血管扩张药扩张容量血管和肺血管 正常 低 心脏排血功能↓,容量血管过度收缩,血容量不足或已足 强心,补液试验,血容量不足时适当补液 四 并发症 (一) 感染:2-10% 主要是由于导管携带了穿刺部位皮肤的菌群所致,所以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非常重要。操作过程中要求无菌操作。 (二)血胸、水胸和心脏填塞 (三)气胸:锁骨下静脉 (四)空气栓塞:低血容量或头高位 (五)血肿 (六)心律失常 (七)血栓形成和栓塞 五 护理重点 1.穿刺部位护理: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有无红肿、分泌物、出血,敷料有无脱落,定时换药,严格无菌操作原则。 2. 导管护理:保持管路通畅,连接处紧密,压力延长管及三通、冲管系统每天更换,注意导管外露长度,如有脱出立即拔除。管路发生栓塞,立即拔除。 3.当体温升高,怀疑导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