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社 会科 学 2011 年第 2 期政治学研究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开启从计划经济向市
场经济的经济转型以来,学界与实际部门的众多学
者从不同的视角关注并认真研究着在走向市场化进
程中的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与经济发展的互动状况,
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展
开与深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方面的指导与借
鉴。本文从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两个维度,就国内学
界关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与评
述,以期为政府职能转变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与启示。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1. 从我国的改革与发展现状入手, 分析与研究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特点和问题, 并努力为我国的
政府的渐进转型与完善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张卓元基于对中国政府改革现状的分析,指出: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其原因除
还存在经济粗放型扩张的空间外,主要是中国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特别是政府改革不到
位,政府职能没有很好转换,深化政府改革是转变经
济增长方式的关键”
[1]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所长郑永年在研究“社会改革和中国模式”这一问题
时,指出了在中共十六大之前的改革一直是以经济
改革为主,而在包括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在内的
社会领域的建设和改革则进展甚微,认为中国模式
的改进在于通过社会改革而确立社会制度,社会改
革和社会制度的建设已刻不容缓。此外,他还进一步
论证了中国政府未来应对和解决经济改革所带来的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中国经济转型进程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
2010SJB810006)
经济转型进程中的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研究述评
刘 华
内容提要 我国经济转型进程中的政府职能转变问题, 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而且也是影响与制约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变量。 本文从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两
个维度,就经济转型以来国内学界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并就
此领域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试图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提供有
益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政府职能转变 述评
刘 华,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225002
153负面结果、未来经济增长新制度基础的奠定、中国国
家制度建设的完整性均有赖于社会领域的改革社会
领域改革
[2]
。郑永年的研究实质上道出了中国政府实
现政府职能重心从经济建设和公共服务转型,从而
推进经济社会科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陈国权在
其《社会转型与有限政府》一书中分析了经济转型 30
年来政府转型历程及其特点,一方面他充分肯定了
我国政府在经济转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和取得的巨
大成就,同时他也认为,“在这次强制性的社会转型
过程中,政府管理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突出表
现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超合理的界限、公共权
力的非公共运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十分普遍,从
而使我国的市场经济充满着制度风险和非市场竞
争,政府公正性受到严重挑战,非市场经济导致的两
极分化在不断扩大,这一切现象都严重制约着我国
市场经济从初级阶段向现代形态的转型。”
[3]
高尚全
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 26 年来我国
政府改革的重要进展,挖掘了影响政府职能转变的
深层理念因素,认为“在新的发展阶段,政府职能及
其运行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决定性体制因素和关
键,离开政府改革的渐近展开和深化,未来的改革和
发展势必会困难重重”
[4]
。汪永成以经济全球化视角
下中国政府能力的现状作为研究视角,认为中国政
府能力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政府能力的总
量增长相对滞后,政府能力的结构不尽合理,政府能
力的制约机制有待健全。由此出发,他指出中国政府
能力现代化的目的,就是通过政府能力建设使之强
大,不仅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有能力驱
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5]
。王绍光从改革以来我国国家基
本制度建设的视角出发,在反思我国政治、经济、社
会改革的基础上,认为“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经历了
广泛而深刻的改革,其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但国家的政治体制去未能作出相应的重大调
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日趋尖锐,已到了非
解决不可的地步。为了应对当前改革面临的矛盾和
问题,突破口应该是在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调整党
和国家的关系、建立现代公共财政制度,以及扩大公
民参与政治的渠道,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从根本上
解决长期困扰我们多年的其他一系列挑战,如监管
问题、分配不公问题、腐败问题等。”
[6]
周天勇等人从
总结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30 年实践发展的视角指出,
“中国渐进式改革减少了改革中的摩擦,降低了改革
的成本,促进了行政管理制度的缓慢变迁,30 年的改
革也显示了其有效性。但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版):第7单元-选修模块(浙江省专用)(70张)分析报告.ppt
- 江西省琴海学校2008-2009学年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资料.doc
- 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第1部分专题10生物的变异与育种分析报告.ppt
-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资料.doc
-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一中、横峰中学、弋阳一中、德兴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四校第三次联考试题资料.doc
- 252《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分析报告.ppt
- 2013工作总结模版-红色小金人分析报告.ppt
- 266四大之信用风险管理分析报告.ppt
- 2013-管壳式热交换器的设计和选用分析报告.ppt
- 267四大之企业评估指标分析报告.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