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新建铁路田东至德保线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报告.docVIP

(铁路)新建铁路田东至德保线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路)新建铁路田东至德保线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报告

新建铁路田东至德保线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公告 一、项目概况 1、工程概况及意义 新建铁路田东至德保正线从南昆铁路田东站引出,向南经田东县城西侧跨越过境公路、324国道,经江洞跨越右江及在建的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后,进入山丘区,经定造、陇凌、陇色后,沿田德公路至德保县,在县城东北2km县林科所(现森林公安消防队)附近设置德保站,设计终点CK72+850,正线全长72.096km,线路全长72.85km。本线路设计标准为单线Ⅱ级电气化铁路。本项目的建设将会为开发桂西地区矿产资源、建设桂西铝业基地提供运输保证;线路远期将延伸至靖西乃至龙邦口岸,将形成与越南经贸往来的又一国际铁路通道;该通道有望成为泛亚铁路东通道的组成部分,最终发展成为以资源、原材料运输为主体的具有国际通道功能的铁路线。 2、主要工程内容 ①全线桥梁总长10.90km,其中特殊结构桥梁1座,为跨右江而设,长度2563m;特大桥4座,总长5166.84m;大桥18座,总长4004.7m。②本线隧道共29.4km/31座,占线路总长的40.36%,其中长度L≤500m的隧道2840m/10座,500m<L≤1000m的隧道8020m/11座,L>1000m的隧道18560m/10座(含长度大于3000m的百安隧道)。③全线本线施工总工期2.5年,即30个月,计划2006年开工,2008年底建成。 二、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1、替代方案比较 本次环评针对不同接轨方案,进行了工程技术、经济及环境的综合比选。该工程有两个接轨比选方案,一为从既有南昆铁路田东站接轨方案,二为从既有南昆铁路田阳站接轨方案。 田阳接轨方案新建线路长度82.381km,桥梁52座10178.48m,隧道36座27625m,桥隧总长占全线总长的45.9%;永久用地281.73hm2,临时用地92.55 hm2,土石方总量782×104m3;声环境敏感点41处,工程总投资15.47亿元。 与田阳接轨方案相比,田东接轨方案新建线路短、占地面积小。此外,田东接轨方案静态投资比田阳接轨方案小9041.97万元,减少比例5.9%。因此从占地面积、地表植被破坏数量破坏数量、对沿线农田生态系统破坏范围及工程投资等方面来看,田东接轨方案更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声环境方面,田东接轨方案影响范围内声环境敏感点数量为31处,田阳接轨方案影响范围内声环境敏感点数量为41处,声环境治理需要投资更大。所以,从声环境影响及治理投资考虑,田东接轨方案更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本工程接轨比选方案中,田东接轨更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推荐采用田东接轨方案。 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保护目标 本工程沿线特殊保护目标为田东县水源二级保护区(右江河段),其他生态保护目标为工程设置的取弃土场。 (2)区域内自然生产能力分析 根据区域蒸散模式计算项目区植被平均净第一性生产力为1377.95 g/m2.a,属于较高的等级(1095 g/m2.a~3650g/m2.a)。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稳定性及恢复能力较高。 (3)工程建设对沿线植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工程对沿线植被资源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工程范围内生物量的损失,经计算本工程建设施工期生物量损失量为28827.43t。在采取相关绿化防护措施数年后可补偿生物量17305.68t。 (4)工程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分析 本区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45%)、耕地(18.5%)、荒草地(6%)及未利用地(11.95%)。线路两侧分布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及荒草地。本工程占用农业用地181.9hm2(其中,水田76.67hm2,旱地101.63 hm2),园地3.6 hm2,宅基地1.2hm2,荒地84.17 hm2,林地10.13 hm2,其他类型用地1.54hm2。工程占用耕地数量占沿线行政区内耕地总数量的0.13%,为此工程实施后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每年将减少2139.6t。铁路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对沿线农业生态系统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本工程占地主要呈窄条带状均匀分布于沿线地区,线路横向影响范围较小,工程建设所占用耕地占整个区域内耕地总量的比例极小(0.13%)。线路施工和运营期不会使整个区域农业生产格局发生本质改变。 (5)右江特大桥影响分析 右江特大桥位于田东县西游乡附近。桥位处河流两岸地形平坦,河床纵坡平缓,水流缓慢,土质河坎,坎高10m,河槽断面呈U型,河中有一个凸出的小岛,高出右江常水位10m,基岩出露;右江规划为Ⅲ(3)级航道,设计中右江特大桥桥位就位于该小岛。桥址处右江主流在右侧,水面宽度85m。拟建右江特大桥采用一联(72+120+7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因此该特大桥可以一跨过右江,不需要在右江设置水中墩,避免了占压河道,不存在水流冲刷桥墩、桥墩澭水的问题,对右江的行洪不会产生影响

文档评论(0)

精华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102215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