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龙泉青瓷鉴定概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代龙泉青瓷鉴定概略

历代龙泉青瓷鉴定概略 龙泉青瓷,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的一部分。它不仅历时久远,规模大,产品精,在陶瓷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影响深远,对于交流中外文化,增进中外人民的友谊,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图1北宋龙泉窑刻花五管带盖瓶   龙泉窑始于南朝,结束于清代,是我国制瓷历史最长,影响深远的一个①瓷窑体系 。窑址分布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大窑、金村、竹口、溪口、梧桐口到②武溪一带,约计二百余处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考古工作者对龙泉窑进行了多次调查及大规模抢救性发③掘,获得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 。陶瓷文献对龙泉窑也有多处记述。朱琰《陶说》记载:宋龙泉窑,即章生二所陶者。时以哥名兄窑、弟仍龙泉。《格古要论》:古龙泉窑,今日处器、青器,土脉细且薄,翠青色者贵,有一等。盆底有双鱼,盆外有铜缀环,体厚者不佳。《浙江通志》载:处州,……县南七十里曰琉华山……山下即琉田,居民以陶为业。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末详何时人,至琉田窑造青瓷,精美冠绝当地,兄曰哥窑,弟曰生二窑。此外,在《辍耕录》、《大明一统志》、《处州府志》、《博物要览》等文献均有上述内容记载。据文献记载与考古调查发掘资料分析,龙泉窑源于越窑,且具有欧窑风格,五代之后越窑衰退,龙泉窑继之而起。南宋晚期是龙泉窑鼎盛时期,明中叶以后渐趋衰落,至清代终烧。   北宋时期,龙泉窑产品是一般青瓷,常见器形有:碗、盘、瓶、壶等生活用品居多,胎骨比较细白,釉色可分青绿,灰绿,褐绿,黄绿等类,釉面透明,有较强的玻璃质感。造型和装饰风格与北宋定窑,耀州窑多有相似之处。 图2-南宋龙泉窑印花莲瓣碗   装饰手法基本上是采取刻划技法,由于釉色透明度和光亮度较好,刻划纹饰清晰明亮。充分利用釉层厚薄所呈现的深浅不同的青色效果,胚体刻划纹饰地方比胚体表面要深,施釉后凹下的部位积釉较厚而颜色深,所刻纹饰就清楚地呈现出来。北宋初期常见纹饰有团花、蕉叶、花卉、水波、婴戏、鱼、流云等纹饰。如北宋龙泉窑刻花五管带盖瓶(图1),瓶盖覆盆式犬钮,直口,粗颈,肩部上端双层凸起,外围斜支出五管,腹部主题纹饰刻一周缠枝牡丹纹,足部一圈刻仰莲瓣纹。刻划生动活泼,流畅自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五管瓶是北宋时期浙江地区常见的殉葬器物之一。   南宋是龙泉窑青瓷在历史上鼎盛时期。无论品种、造型、纹饰,釉色等方面都达到精美绝伦的地步,代表了龙泉青瓷的最高艺术水平。南宋龙泉青瓷的特点是胎薄釉厚,在造型和纹饰方面,都出现了与北宋时期完全不同的风格,这时期的器物造型倾向于精致端巧,简练大方,形式新颖的品种大量涌现。如盘、碗、杯、壶、瓶、罐、洗、炉、钵、水呈、笔筒、笔格、印盒、粉盒、渣斗、灯台、香薰、鸟食罐、砚滴、塑像等,可谓丰富多彩,是前一阶段无法比拟的。其中盘、碗、杯、洗、瓶、炉之类,造型变化多端,每类中又有多种不同形式,例如:盘类就有圆形的双鱼盘,象形莲叶的莲叶盘,多角形的六角盘,八角盘,花瓣形的菱花盘,葵瓣盘等,碗类有直口,撇口,敛口,内折扣,葵瓣口,八角碗,菊瓣碗,荷叶边碗,莲蓬碗,孔明碗等。这些器物不仅式样多,用途广,而且器形结构整齐端巧,轮廓线条变化谐和,达到了实用与美观统一,表现了南方青瓷典型的艺术风格。 图3--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双鱼耳盘口长颈瓶 图4-宋龙泉窑粉青釉双系盘口瓶   纹饰方面,改变了北宋常用的刻划纹手法,另外采用浮雕和堆贴花,或者仅用几条凹凸的玄纹,使之既符合薄胎厚釉的工艺要求,又能把纹饰玲珑突出,与釉色相得益彰,从而取得薄胎厚釉与纹饰之间的矛盾统一。如南宋龙泉窑印花莲瓣碗(图2),碗内外壁是南宋盛行的丰腴肥厚的仰式莲瓣纹,就是采用深雕式的莲瓣纹,工整细致,立体感强。龙泉窑粉青釉鬲式炉则采用“出筋”的装饰手法,露出一条条白色④胎骨,……增加了炉足的魅力感 。既加强了器物的形体美,又使青瓷釉色出现浅淡的变化。另外,在器物某种部位采用雕塑纹饰,如鱼耳瓶,凤耳瓶等耳部的设计,是根据器物的特征形体,模印下来附加在瓶肩上,它既属于整体造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起到良好的装饰效果。如龙泉窑梅子青釉双鱼耳瓶(图3)就是一件十分完美的典型器物,造型以直线为主,瓶身短,瓶颈长,在颈部两旁塑贴一对鱼耳,除了鱼头、鱼尾清晰可见形象逼真外,其余整个瓶身均无任何纹饰,整体效果十分得体,表现出釉色造型的美。凹凸的铉纹是处理薄胎厚釉最佳方法。如龙泉窑粉青釉双系盘口瓶(图4),洗口,肩部对称排列双系。粉青釉,釉面柔和淡雅,有如青玉一样的艺术效果。周身刻缠枝花卉纹饰,洗口内收,颈部有弦纹,制作规范标准,花纹与花瓶的器型协调一致,完美得体。   总之,南宋龙泉窑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陶瓷美学意境,创用粘稠的石灰碱釉,代替过去使用稀淡浅薄的重石灰釉。不仅使青瓷呈色青翠纯正,而且使其“釉汁莹润如堆脂”,使龙泉窑青瓷艺术增添其迷人的

文档评论(0)

精华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102215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