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 岛 科 技 大 学
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综 合 训 练 报 告(论 文)
题 目氯乙烯精馏尾气回收工艺研究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辅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院(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班
_____年 ___月 ___日
氯乙烯精馏尾气回收工艺研究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电石法生产PVC是高能耗和高污染行业,怎样去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对行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并引进新技术,保证安全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环保水平,才能拓展开发空间,并发展壮大。精馏尾气变压吸附回收装置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引进的。
本文从氯乙烯精馏装置回收的众多方法的中,选取了膜吸附装置与变压吸附装置这两种装置方法来比较,从这两种装置回收的情况、费用等方面出发,从实际的数据中得出采取变压吸附回收装置的可行性,并证明了采用变压吸附回收工艺为我国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解决精馏尾气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不仅大大降低了PVC成本,而且还有很大的环保效益。
关键词:精馏尾气;变压吸附; 回收目 录1 绪 论 1
1.1 VCMPVC的概述 1
1.1.1 VCM概述 1
1.1.2 PVC概述 1
1.2 VCM 2
1.2.1 尾气利用的方法 3
1.2.2 国内外精馏尾气回收利用的现状 4
1.3项目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5
2 氯乙烯尾气回收利用分析和优化 7
2.1 概述 7
2.2 氯乙烯合成工序的现状分析 7
2.3氯乙烯精馏尾气的形成 8
2.4回收氯乙烯精馏尾气的必要性 9
3 精馏尾气工艺 11
3.1精馏工艺流程简述 11
3.2膜吸附法 12
3.2.1基本原理 12
3.2.2工艺流程 12
3.3变压吸附法 13
3.3.1基本原理 13
3.3.2工艺流程 13
3.3.3变压吸附对吸附剂的要求 14
3.4 运行回收结果的比较 15
3.4.1膜吸附法回收效果 15
3.4.2变压吸附法回收效果 17
3.5 两种回收工艺的氯乙烯精馏回收率 17
3.6变压吸附法的减排效益分析 18
3.7小结 18
结 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2
1 绪 论
1.1 VCM和PVC的概述
1.1.1 VCM概述
氯乙烯(VCM)又名乙烯基氯,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的单体,可由乙烯或乙炔制得。氯乙烯分子式是C2H3Cl,分子量为62.51g/mol。
物理性质
氯乙烯常温常压下为无色、带有甜香气味、易液化的气体,在12~14℃时为液体,沸点-13.9℃,难溶于水,溶于醇、乙醚、丙酮和二氯乙烷等有机溶剂。
氯乙烯属易燃易爆物质,遇火焰即可燃烧爆炸,在空气中爆炸范围为4%~22%(体积),在压力下更易爆炸,贮运时必须注意容器的密闭及氮封,并应添加少量阻聚剂。氯乙烯是有毒物质,对人体有麻醉作用,当浓度为256g/m3(10%)时,1小时致死,当浓度为20%~40%时很快引起急性中毒,长时间接触可使人致癌。
(2)化学性质
可发生加成反应,在引发剂(如有机的过氧化物或偶氮化合物)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PVC)塑料。还可以与某些不饱和化合物共聚成为改善某些性能的改性品种。如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用于制造薄膜、涂料、塑料地板、唱片、短纤维等;又如与偏二氯乙烯CCl2=CH2的共聚物具有无毒、透明、防腐等特性,可用于制渔网,座垫织物、滤布、包装薄膜等,商品名莎纶、合成1,1,2-三氯乙烷等。工业上用乙炔与氯化氢于汞盐作用下加成,或由乙烯氯化后热解生成氯化氢和氯乙烯、二氯乙烷热裂解等方法制得。
1.1.2 PVC概述
聚氯乙烯(PVC)的分子式是[―CH2―CHCl―]n,n为聚合度。工业上生产的聚氯乙烯聚合度一般为200~2000,分子量为12500~125000。聚氯乙烯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1)物理性质 聚氯乙烯无固定熔点,80~85℃开始软化,130℃变为粘弹态,160~180℃开始转变为粘流态;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抗张强度60MPa左右,冲击强度5~10kJ/m2;有优异的介电性能。但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曝晒,就会分解而产生氯化氢,并进一步自动催化分解,引起变色(由黄变红、棕、甚至于黑色),物理机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PVC很坚硬,具有稳定的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