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性饲料原料的显微镜检查报告(7页)详解.docVIP

植物性饲料原料的显微镜检查报告(7页)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更多资料请访问精品资料网() 更多企业学院:/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Shop/43.shtml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Shop/45.shtml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Shop/46.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Shop/47.shtml 植物性饲料原料的显微镜检查 (付胡翠整理) 植物性饲料包括谷实类、豆类、农副产品类、曹子树实类、糠麸类、饼粕类、糟渣类等供私用的植物性物质。 用显微镜检查植物性饲料时,主要观察对象是果实类的皮层、胚、胚乳、果实附属部分,以及各种植物的茎、叶、根等。组成植物性饲料的主要成分有纤维素、木质素、淀粉、果胶质即蛋白质、脂肪等。 一、稻谷、稻壳粉、统糠、米糠、米糠粕 1、感官及镜检 稻谷由糙米及稃壳而部分构成。包裹着整个籽粒的稃称为稻糠(稻壳粉),籽粒即位糙米。 糙米由皮层、胚乳、及胚三部分组成。 米糠有不同种类。一般小型碾米设备将壳与糙米皮层一次脱下,这种米糠中包含有稻壳、糙米皮层及部分细米,称为“一机米糠”(统糠)。现代化碾米设备先将稻壳脱去,再拨去糙米皮层,这种米糠主要有糙米和皮层组成,含细碎米,称为“二机米糠”我们用作原料的米糠即位此种米糠,此种米糠中含有少量稻壳,但不能太多。稻壳的显著特征是碎片一面色浅光滑,一面为纵横有序的突起。 米糠粕又称脱脂米糠,是米糠脱掉脂肪后的产物。 1.1品质判断 1.1.1全脂米糠品质判断 1.1.2全脂米糠应色泽新鲜一致,气味正常,不可有酸败味。 1.1.3全脂米糠的成分随所有原料而异,影响最大的是水分含量。 1.1.4全脂米糠的品质受糙米精制的程度影响也很大。可从稻壳及碎米量作大至判断。稻壳含量太大有掺假嫌疑,应作进一步鉴定。 二、小麦、次粉、麸皮 1、感官及镜检 小麦籽实为不带内外稃的颖果,粒卵圆或椭圆,顶端生有茸毛,称麦毛。背面光圆隆起,腹面较平,中央有一内陷的纵沟,称腹沟,腹沟两侧叫果颊。 由于种皮内含色素不同,小麦有红、白之分;按籽粒质地以可分为软质小麦和硬质小麦。 小麦籽实由皮层、胚乳和胚组成。 麦麸是磨制面粉时分离出来的小麦外皮,向内一面附有胚乳部分。 小麦尾粉(次粉)是磨粉尾部下脚、细小麦麸、麦胚等组成。 小麦产品可以由白色到棕色,由细粉到粗粉或者大量薄片状、这取决于其中淀粉和麸皮的相互比例与品种,麸皮比例越大其颜色就越深。 小麦产品中总是伴随着不同数量、不同大小的麸皮。麸皮由浅黄到浅红棕色,粗糙,表面有细致纹,部分顶端有簇毛,肉眼看麸皮由二层,用镊子可以分开,其中一层色深些。麸皮内面粘有白色闪亮的淀粉粒。 1.1品质判断 1.1.1麸品质的判断 1.1.2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易嗅; 1.1.3水分影响较大; 1.1.4易生虫,应特别注意; 1.1.5可能掺石粉、贝壳粉、花生壳粉、小米糠、稻壳粉、砂土等应注意鉴定。 1.1.6次粉品质的判断 1.1.7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酵、发酸、发霉、无结块、发热现象,无生虫等。符合当地安全水分; 1.1.8次粉中麸皮含量越多,品质越差。 1.1.9可能掺石粉、贝壳粉、花生壳粉、小米糠、稻壳粉、砂土等应注意鉴定。 三、大豆、豆粕 1、感官及镜检 大豆种子一般是椭圆、圆形形状由种皮和胚(包括子叶、胚芽、胚茎和胚根)组成。种皮较薄(约占种子重量的8%),色泽有黄、青褐、黑、花等多种。种皮一侧有一个明显的脐,脐的颜色依品种而异,脐的上部有一凹陷小点。脐的下端有一小孔,称为珠孔,发芽时胚根从此伸出。种皮内是二片子叶(约占种子重量的90%)。 豆粕是大豆用溶剂提取油脂后得到的碎粉,其脂肪残留较低。 立体显微镜下:大豆产品中所含种皮很容易确认,上有似针刺般的小孔,可作为大豆的特征。内表面色白至淡黄,呈现多孔海绵状。在饼粕粉中大豆种皮往往成卷状。 种脐为较坚硬的斑块,长椭圆形,颜色从黑到棕色,中间有裂纹,边缘一圈隆起。 浸出粕一般为扁平小片,形不规则,易碎。豆仁表面无光泽,基本不透明。 1.1品

文档评论(0)

风凰传奇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