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5-2心术(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5-2心术(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5-2心术(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

重点突破 什么是“治心”?作者认为作为主将,应该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 提示 “治心”,就是心理修养。作者认为,主将的心理品质最重要的有二:第一,超人的镇定,临大事而不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第二,极度的沉静,能有效地排除一切干扰,“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能如此,就能把握利害得失,能够抵御敌人。 什么是“上义”?你是怎样看待苏洵的“上义”说的? 提示 “上义”就是崇尚正义,“不义,虽利勿动”,把正义性作为军事行动的准则。苏洵是从利的目的性出发提出尚义原则的,因为背义逐利的战争只能获得一时之利,最终将弄到“不可措手足”的地步,那就大不利了。依利而行,则可尽天下之大利。因为“惟义可以怒士”,怒士,就是激励士气,“士以义怒,可与百战”,正义之师无往而不胜。 本文在论证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论证了哪些关系?请举例说明。 提示 文章深入实际,阐释道理,以理服人,以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在文中,作者论述到下列关系,这些关系都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法思想:如,战争中的“义”和“利”的关系;战争与财、力、心、气的关系;战争的阴长和暴短的关系等。另外,文章还阐述了智与愚,理和势、忍和勇、静和动,尝敌和自尝等众多双方因素的关系。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处是什么? 提示 这句话运用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将领要沉着冷静。色,脸色。意指镇静沉着,在突发事变前毫不惊慌失措。 文本审美 1.切实讲理,以理服人。 不论是战争中“义”与“利”的关系,战争与财、力、心、气的关系,战争中的阴长和暴短的关系,还是智和愚、理和势、忍和勇、静和动,尝敌和自尝等众多对方因素的关系。作者总是从矛盾的双方着眼去思索,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使得文章所表述的战略思想,具有深邃而又切合实用的特点。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活页规范训练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哲思短章 一株挺拔的树在风里自然地飘摇,它没有固定的姿态,却有一种从容,一种得心应手的自信,一种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既敢倾斜又伸得直,既不拘一格、千变万化又万变不离其和谐的本领,不吃力,不做作,不雕琢 ,不紧张,不声嘶力竭。我们说,这是潇洒。 潇洒也是一种心态,一种精神,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是一种饱经沧桑而又自得其乐的欢愉。宁古塔的土地上,面对流放那“山非山兮水非水”的酸辛与绝望,敝裘短褐的他以潇洒的态度在这里点燃文明的火种;经十一年的贬谪重回京城的他,仍不失那份潇洒与豪放,面对春光普照下的妩媚桃花,吐出了“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的心胸…… 潇洒能体现出一个人高贵的灵魂。面对困境,是绝望地郁郁此生,还是昂起高傲的头,对它不屑一顾。当年,面对气势汹汹的桓温,谢安镇定安闲,颜色不变,他直接在席上就坐,并不看桓温布置在四周围得铁桶般的卫兵,而是先吟诵了一首咏浩浩洪流的《洛生咏》,老道的桓温也被他这种潇洒旷达的风度镇住,竟不敢有所行动。乌衣巷已然是夕阳野草,然而谢安那份贵族的潇洒却如林间清风般陶醉一代又一代人。 潇洒可以超脱苦乐。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有了这份心境,才能淡然地将功名尘土,将得失草芥,从痛苦绝难中超然解脱。庄子在妻子的坟头“鼓盆而歌”,是大悲之后的解脱,接到自己被任命为宰相的消息,仍能静坐泥泞之中,拒绝这个入世成名的机会。他的出世无为构成了中国文人心灵的后院,在这个院子里,每一个失意的文人都被他的潇洒温情地抚摸过。 潇洒是画中的一抹水痕,将浓墨调和,将色彩匀淡,潇洒的人仿佛是一弯弦月,在孤寂清幽的天上,散发着只属于他自己的光。然而这份温煦而平和的光却柔柔地照耀着世人,令每一个人都为它所吸引。 修身名句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赏读: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 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林逋《省心录》  赏读:对待民众和气,对待下属厚道,对待别人宽容,这样的人才是君子。 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赏读:单个人的力量脆弱,容易受挫折;集体的力量强大,不容易被打垮。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