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地球上的气候一直不停地呈波浪式发展,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前两章所论述的现代气候是地球气候变化长河中的一个发展阶段。研究地球气候变化的历史,探讨现代气候变化的趋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节 气候变化的史实 从时间尺度和研究方法来看,地球气候变化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代。 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指距今22亿年至1万年的气候变化,其气候变化幅度很大,它不但形成了各种时间尺度的冰河期和间冰期的相互交替,同时也相应地存在着生态系统、自然环境等的巨大变迁。地质时期的气候体现了大气、海洋、大陆、冰雪和生物圈等组成的气候系统的总体变化。 1)震旦纪大冰期气候——至今6亿年前。在亚、欧、非、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中都发现了冰碛层。 2)寒武纪—石炭纪大间冰期——距今3~6亿年,包括寒武、奥陶、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当时气候总体上趋于温暖、湿润,森林生长繁茂。 3)石炭—二叠纪大冰期——距今2-3亿年,始于石炭纪末期,止于二叠纪中期,主要影响在南半球。 4)三叠纪—第三纪大间冰期——距今2亿年到200万年,包括三叠、侏罗、白垩,都是温暖气候。三叠纪时气候炎热而干,到侏罗纪时转为湿热,成为继石炭之后又一个成煤期。白垩纪时转为干燥,到新生代的早第三纪世界气候更普遍变暖。晚第三纪东亚大陆东部气候趋于湿润。 5)第四纪大冰期——距今200万开始至现在。影响范围十分广泛的世界规模的大冰期。在第四纪时受冰期进退直接影响的地区形成亚冰期(平均气温比现在低8~12℃)和亚间冰期(气候比现在偏暖,低纬地区比现在高5.5℃)。我国也发生过多次亚冰期和亚间冰期气候的交替演变。 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自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约距今1万年左右时期开始,全球进入冰后期,并有二次大的波动。一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最适气候期,当时气温比现在高3~4℃,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气候,其中1550~1850年为冰后期以来的寒冷期。为小冰河期,气温比现在低1~2℃。 干湿变化:小,干湿变化交替且长度不等。 地理环境不变。 三、近代气候变化 近百年来由于有大量的气温观测记录,区域和全球的气温序列不必再用代用资料。尽管观测资料和处理方法不同,所得结论也不尽相同,但总的趋势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40年代达到顶点,此后世界气候有变冷现象,进入60年代以后,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冷趋势更加显著,进入70年代以后,世界气候又趋暖,到1980年以后,世界气温增暖形势更为突出。 南半球各季皆有增暖现象,北半球的增暖仅出现在冬、春和秋三季,夏季气温并不比1860—1870年代暖。 本世纪以来我国气温的变化与北半球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上亦是大同小异的。因此从上世纪末以来,我国气温总的变化趋势是上升的,这在冰川进退、雪线升降中也有所反映。20世纪我国降水的总趋势大致是从18、19世纪的较为湿润时期转向较为干燥的过渡时期。 由于降水的区域性很强,各地降水周期的位相很不一致,本世纪30年代是少雨时期,50年代是多雨时期,60年代和70年代降水量又明显偏少。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因素 一、太阳辐射的变化 1、轨道改变:e-太阳辐射,ε-太阳辐射,春分点-四季-太阳辐射 2、太阳活动的变化:太阳活动-太阳辐射正相关 3、火山活动引起大气透明度的变化。 强烈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尘和硫酸气溶胶进入平流层,由于不会受雨水冲刷跌落,能强烈地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从而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火山活动-大气透明度-阳伞效应-太阳辐射小 二、宇宙因子:引潮力-海平面-气候,极移和地球转速-离心力-气候 重力分布-海平面-气候 三、下垫面: 海陆分布和地形-气候 四、大气环流:变暖-极地高压弱-行星风系北移-经向环流弱-气候带北移(北半球) 五、化学组成:温室气体影响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无意识:改变组成;改变下垫面;城市气候效应 有意识:改变气候条件 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改变化学组成与气候 温室气体增加-气候变暖-海平面高 温室气体增加-臭氧减少(南极空洞)-紫外增强 温室气体增加-降水(高纬湿,中纬干,副热带湿,低纬湿)-沙漠化加剧 大气污染-酸雨-减弱辐射 二、改变下垫面与气候 破坏森林:气温增高(CO2变多-温室,吸收辐射减弱),气温日年较差增大;减小湿度和降水(蓄水差,湍流弱);增大风速;沙漠化加剧;无森林小气候;改变气候条件 海洋石油污染-海洋沙漠化(抑制蒸发-干燥;抑制潜热转移-海温日年较差增大-无调节作用) 人工灌溉和兴建水库 * * 1、原因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自然原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