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液晶高分子1要点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主链型液晶高分子 《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 * 一.液晶基本概念 液体: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性质不因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各向同性)。 晶体:沿晶格的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的周期性和疏密程度不尽相同,由此导致晶体在不同方向的物理、化学特性也不同(各向异性)。 液晶高分子 * 液 态 晶 体 液晶:受热熔融或被溶解后,外观具有液态物质的流动性(各向同性),但仍然保留着晶态物质分子的有序排列(各向异性),是一种兼有晶体和液体性质的中间相态。 主链型液晶高分子 * 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茨尔(F. Reinitzer)在研究胆甾醇苯甲酯时首先观察到液晶现象。 在145℃时,转变为有光彩的混浊液体(各向异性),加热至179℃时,转变为透明的的液体(各向同性)。 二.液晶、液晶高分子的发现 主链型液晶高分子 * 主链型液晶高分子 1888年3月14日莱尼茨尔提笔写信给德国物理学家雷曼(Lehmann),这封书信开启了往后一百多年液晶发展的序曲。 每一本液晶教科书都会提到这封信,感谢上帝,这一切环环相扣没出半点差错,雷曼顺利收到信件,否则文明的时钟还要向后拨慢好几圈。 [……温度下降,样本显现蓝紫色,随即一闪即逝,紧跟着实验样品呈现牛奶般的混浊,但是还是流体状态,当温度继续下降,蓝紫色再次出现,但是很快消失,接着样品形成白色结晶状的固体。] * 1889年,雷曼使用他亲自设计,在当时最新式的附有加热装置的偏光显微镜对这种化合物进行了观察。发现白而浑浊的液体外观上虽然属于液体,但却显示出各向异性晶体特有的双折射性。于是莱曼将其命名为“液态晶体”,这就是“液晶”名称的由来。 主链型液晶高分子 现在人们公认Reinitzer和Lehmann 两位科学家是液晶科学的创始人。 Otto?Lehmann (1855-1922) * 上世纪60年代,美国Fergason根据胆甾型液晶的颜色变化设计了测定物体表面温度的产品。 1963年,RCA公司的海尔迈耶及其他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液晶材料具有特殊的光电效应。 1968年,RCA公司利用液晶的这种性质发明了显示装置,这就是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开端。但很不稳定,作为商业利用,尚存在许多问题。 液晶高分子材料(LCP) George Heilmeier (1936-2014) * 1973年,格雷教授(英国哈尔大学)发现了稳定的联苯系液晶材料。 1973年,SHARP公司成功发明第一台液晶显示电子计算器。 1988年,SHARP公司成功研制14英寸彩色液晶显示器,开创了LCD新时代。 液晶高分子材料(LCP) * 1937年Bawden(英国植物生理学家)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病毒时,发现其悬浮液具有液晶的特性。这是人们第一次发现生物高分子的液晶特性, 1950年,Elliott与Ambrose第一次合成了高分子液晶,溶致型液晶的研究工作至此展开。 50到70年代,Dupont公司先后推出了PBA、Kevlar等芳香酰胺液晶高分子,其中Kevlar 于1972年生产。 主链型液晶高分子 * 三. 液晶高分子的分类 1. 按照液晶的形成条件不同: 热致液晶:依靠温度的变化,在某一温度范围形成的液晶态物质。 溶致液晶:依靠溶剂的溶解分散,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形成的液晶态物质。 场致液晶:在外力场(压力、流动场、电场、磁场和光场等)作用下形成的液晶。例如聚乙烯在某一压力下可出现液晶态,是一种压致型液晶。聚对苯二甲酰对氨基苯甲酰肼在施加流动场后可呈现液晶态,因此属于流致型液晶。 主链型液晶高分子 * 2. 根据分子排列的形式和有序性的不同: 近晶型 向列型 胆甾型 主链型液晶高分子 * 3. 按液晶单元在高分子链中的位置 液晶基元:液晶分子中的刚性和有利于取向的结构。 主链型液晶: 侧链型液晶: 主链型液晶高分子 * 1. 溶致液晶高分子 四. 主链型液晶高分子 主链型液晶高分子 (1)聚对苯酰胺( PBA ) 第一个溶致液晶高分子,20世纪60年代杜邦公司Kwolek首先制得。 PBA属于向列型液晶。用它纺成的纤维称为B纤维,具有很高的强度,可用作轮胎帘子线等。在我国称为芳纶14。 * 1. 溶致液晶高分子 四. 主链型液晶高分子 (1)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 以六甲基磷酰胺(HTP)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合液为溶剂,对苯二甲酰氯和对苯二胺为单体进行低温溶液缩聚而成。 主链型液晶高分子 * 结构和性能特点: 刚性的苯环,强极性的酰胺键,结构对称,排列规整。 高比强度,比模量(是钢铁5倍),耐高温(250℃以下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