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 赵助飞 前言 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提前。 最重要的心血管病致病(危险)因素: 前言 同一个人身上常有多种危险因素并存,协同加速了心血管病的进程。 心血管病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高致残率和死亡率。 前言 如何应对和遏止我国心血管病的上升势头是摆在政府和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严峻挑战。 前言 在心血管病防治中必须有全局观点,在发现一种危险因素时,要主动寻找有无其他危险因素。积极干预。 预防策略是“高危策略”(只针对高危的患者)和“人群策略”(针对全人群)同时并举,两者不可偏废。 血压 blood pressure 流动在血管里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 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 :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 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 高血压 定义 3次非同日诊室测量血压 血压的平均水平收缩压≥140 mm Hg 及(或)舒张压≥90 mmHg 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 分级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发病因素 一、遗传因素 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概率高达46%。 二、环境因素 (1)饮食 盐摄入量越多,血压水平和患病率越高 钾摄入量和血压呈负相关 高蛋白质摄入量属于升压因素 饮食中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比值较高也属于升压因素 二、环境因素 (2)精神应激 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 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 三、其他因素 体重: 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一般采用体重指数(BMI),即体重(kg)/身高(m)2次方(以20~24为正常范围)。血压和BMI呈正相关。腹型肥胖者容易发生高血压。 避孕药 : 长期服用避孕药 ,35岁以上妇女容易出现血压升高。 三、其他因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压高度与本病病程有关。 继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肾动脉狭窄、内分泌性高血压、多发性大动脉炎等。 吸烟、缺乏运动。 心脑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 1、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 2、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3、血脂异常:总胆固醇≥5.7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 4、腹型肥胖或肥胖: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 5、吸烟﹙吸烟支数∕天×吸烟年份﹥400﹚。 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呈轻度持续性,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1/5患者无明显症状。 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 高血压诊断主要根据测量的血压值,采用经核准的水银柱或电子血压计 测量安静休息坐位时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 必要时还应测量平卧位和站立位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无根治办法,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一)、改善生活方式 1、减轻体重,BMI25。 2、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为宜。 3、补充钙和钾盐。每人每日吃新鲜蔬菜、喝牛奶。 4、减少脂肪摄入。膳食中脂肪量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 (一)、改善生活方式 5、控制饮酒。每日不超过50g乙醇的量。 6、增加运动。较好的运动方式是低或中等强度的等张运动,一般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7、戒烟。 吸烟 吸烟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相关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被动吸烟也有危险。 尼古丁、一氧化碳的危害。 任何年龄戒烟均能获益。 戒烟是冠心病最有力的干预方法之一,帮助患者戒烟应成为心血管病诊疗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 吸烟有害健康 ,吸烟会给心脑血管带来三重危害。 危害一 危害二 损伤血管内皮 诱发动脉硬化 危害三 刺激斑块破裂 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 (二)、降压药物治疗对象 1、高血压2级或以上患者(≥160/100mmHg); 2、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已经有心、脑、肾靶器官损伤和并发症患者; (二)、降压药物治疗对象 3、凡血压持续升高6个月以上,改善生活方式后血压仍未获得有效控制患者;(≥150/95mmHg) 4、从心血管危险分层的角度,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必须使用降压药强化治疗。 (三)血压控制目标值 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至少≤140/90mmHg。 糖尿病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ep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英语全学期课时作业练习题.doc VIP
-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pdf VIP
- NBT20277-2014 A240(S32101)双相不锈钢焊接规范.pdf VIP
- 2025秋人教版(PEP)(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docx VIP
- 初一英语文化课件.pptx VIP
- 高标准农田监理大纲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第一单元 第1课《可爱的我们》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025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pdf
- 2025云南省中职职教高考职业技能考烹饪类专业理论测试模拟05.doc VIP
- 客服人员心态与沟通技巧培训PPT.pptx VIP
- 农村公共卫生与健康促进.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