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及教案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与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指导朗读,读出赞美与自豪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与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 究竟是多大的规模,多长的时间,多广的范围才能被称之为“顶峰”呢?今天我们首先来体会郑和远航的“规模大”,请大家默读课文1-3段,用“~~~”划出能够体现远航的规模之大的有关语句仔细品读。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 郑和 远航 什么是顶峰? “郑和远航达到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说明了什么?”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做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 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做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 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 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称之为宝船?我们先来看组图片。 郑和宝船模型 (2)大船之所以成为宝船的原因是: A、这些船大,雄伟壮观,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可乘1000多人。(让我们想象一下,以我们所在的这间教室来作比,宝船等于有二十几个教室这么长,十几间教室这么宽。可见,宝船真的是非常雄伟壮观啊。); B、船上有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 (理解“罗盘”:指南针); C、船上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等。(点拨:还可以往后面看看,这艘宝船上载着什么?) 。 船如此装备齐全、华丽雄伟,又如此多,可见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加以具体说明的? 战船 粮船 水船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做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 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 除了船大船多,你还从哪看出这次远 航的规模很大? 再读“扬帆起航”部分体会交流 。 ●随行的人多:上面载有二万七千八百多人,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 ●送行人多,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场面热闹) ●那在这一段里,除了写了人多,场面热闹,还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那在这一段里,除了写了人多,场面热闹,还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 (时间、地点、天气、主人公:那可见,以后我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对于这些信息,也应该第一时间告诉读者。)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 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随着郑和的一声“启航”,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可见,郑和远航真是一次( )的航行啊! 从哪里体会到郑和远航时间很长、范围很广? 自读思考划出相关语句 从哪里体会到郑和远航时间很长、范围很广? 交流出示: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 顽强 )的探索精神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那么他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呢?请大家阅读文章第四自然段,然后用简洁的话来说一说。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