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课题研究大纲.ppt
指导原则 中药、天然药物原料前处理技术指导原则 中药、天然药物提取纯化技术指导原则 中药、天然药物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中药、天然药物中试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内容 重要性 特点、原则和程序 前处理 提取纯化 制剂 中试 申报资料 常见问题 制备工艺研究的重要性 中药新药研究的重要环节(新药成败和水平的关键) 质标、药效、毒理、临床研究稳定样品的前提 工艺不合理,会影响新药的疗效(有效性) 工艺不稳定,会影响各项实验的结果(稳定性) 工艺不成熟,会影响新药的正式投产(适用性、经济性) 如解表药不提挥发油;小试工艺直接生产,收率不稳定 联结中医中药之桥梁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保证 系统性:处方组成、原料质量、提取、纯化、浓缩、干燥、剂型、辅料、制剂、中试、报批临床、报批生成、试生产、生产 筛选性:各环节从头至尾的筛选优化 全面性: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可控性,原辅料溶剂的成本、生产工艺的繁简、产品生产成本等 中医药特色原则 保存各药的药性(与功能主治相关的成分) 实现君药的特性(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需要之剂型 功能与主治为主线贯穿研究过程 时代特色原则 新技术、新工艺、新辅料、新设备、新剂型 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现代化和综合化 概念 必要性 原料的鉴定与检验 药材的炮制与加工 概念 原料-处方中的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包括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 前处理-仅指投料前原料的鉴定、检验、炮制与加工。强调鉴定与检验,是为了确保投料的准确。 必要性 鉴定及检验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大黄三基源、土大黄) 炮制及加工是中药制剂特色,保证制剂质量及疗效。 原料的鉴定与检验 1.目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料,确保投料准确,制剂质量均一 2.依据 应为法定标准 无法定标准,应明确药材基源,制定质标 如有修订,应执行修订后标准 。 1)药材、饮片法定标准 国家药品标准(药典、部标)、地标、炮制规范 中药大辞典、中药志、中草药汇编、收载于药典或部颁附录中只有药材来源的不能作为法定标准 地标药材,建议提供复印件及检验报告 药材自检时应全检 仿制药所用药材标准问题 2)提取物和有效成分法定标准 仅有国家药品标准 附于制剂标准后的提取物标准只能作为该制剂使用 应做有机溶剂残留的检查,因多数制备使用了有机溶剂 3)多来源中药材一般应固定品种,品种不同而质量差异较大的药材,必须固定品种,并提供品种选用依据。(大黄,芥子) 4)药材质量随产地不同而有较大变化时,应固定产地。(中国和法国麻黄) 5)药材质量随采收期不同而明显变化时,(购买时)应注意采收期。 6)质量标准过于简单,难以满足新药要求,应自选完善标准(多数为增加含测),作为企业内控标准。 7)毒性药材应提供自检报告 国务院颁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28品种: 砒石、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洋花、雪上一枝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8)濒危物种药材应注意来源合法性、符合国家规定。 说明购货途径,不须提供发票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收载野生药材物种76种,涉及中药材42种。 虎骨、豹骨、羚羊角、鹿茸、麝香、熊胆、穿山甲、蟾酥、哈蟆油、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蕲蛇、蛤蚧、甘草、黄连、人参、杜仲、厚朴、黄柏、血竭、川贝母、伊贝母、刺五加、黄芩、天冬、猪苓、龙胆、防风、远志、胡黄连、肉苁蓉、秦艽、细辛、紫草、五味子、蔓荆子、诃子、山茱萸、石斛、阿魏、连翘、羌活。虎骨、豹骨已被禁用。 药材的炮制与加工 依据:方剂对药性要求、药材质地和特性、不同提取方法 净制:去除非药用杂质,“净药材” 切制:鲜切、软化切(防成分损失);片段丝块 炮炙:国家标准或地方规范,水制、火制、水火共制 粉碎:粉碎度及依据、出粉率 中药炮制特色 1、降毒:乌头 2、改变或缓和药性(寒热温凉,生地/熟地) 3、增效。如延胡索醋炙,大大提高了镇痛效果。 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趋向(升降沉浮, 酒炙大黄升提) 5、改变药物作用部位或增强对某一部位的作用(药物归经)如醋炙入肝、入盐走肾等。 6、便于调剂和制剂,杏仁去皮 7、确保药物洁净,有利于储存保管。 8、有利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