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儿科常见病症诊治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科医师普儿培训课件系列一 普儿科常见病症的诊治 宿州儿童医院 李传景 社区医师做什么 1、疾病的首诊 2、初步的处理 3、转诊的时机 4、回归社区的随访 5、疾病的预防 总内容 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解读 手足口病的诊治 急性中毒的处理 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 儿童呼吸系统用药 小儿哮喘 小儿肺炎 腹泻病 一、0-5岁儿童急性不明的急性发热 计划目标人群:0-5岁儿童急性不明的急性发热(肛门测温≥38℃,发热时间≤1周。 计划应用人群:儿科医生、急诊科医生和护理人员 制定单位: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儿科学分会,有《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实施 目的 1、掌握发热的定义与体温测量标准 2、掌握临床发热的评估 3、发热的临床问题 定义 正常体温在1天中有波动,并随不同年龄和不同体温测量方法而有所不同。 有几种不同发热定义,本指南采用的发热定义是指体温升高超出1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目前大多数采用直肠温度≥38℃;腋温与肛温至少相差0.5 ℃,耳温与肛温相差0.74-1.34 ℃,前额化学测温与肛温相差1.2 ℃。 体温测量 体温测量部位:口腔、直肠、腋下、额部和耳道。 体温测量仪器:玻璃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红外线电子耳道体温计、红外线测温仪和化学标点。 玻璃水银体温计为传统的工具,但因其易断裂并发水银泄漏,不主张应用于婴幼儿;电子体温计测量准确和快速优点。 体温测量 专家共识认为0-5岁儿童不推荐使用口腔或直肠测温。 体温测量建议:新生儿测体温应采用腋下电子体温计测体温;1月-5岁儿童可采用腋下电子测温计或红外线测温仪测温。 发热的评估 发热儿童伴随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提示严重疾病或自限性疾病,临床医生可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来系统预测发生严重疾病的危险性。 <6月的婴儿与严重疾病相关的症状主要包括:嗜睡、活动减少、面色苍白、喂养困难(食量比平时减少>50%)、尿量减少( < 4片尿布)和胆汁性呕吐。 提示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相关症状体征:嗜睡、吸气性凹陷、呼吸频率> 60次/分、鼻翼扇动、痰鸣、湿罗音、肿块> 2cm、面色苍白、一般情况差或前囟饱满。 关注几点 体温升高1℃,心率增加9.6次/分。 发热程度:不能以发热程度预测发热病因及疾病严重程度,但当3-6月婴儿体温≥39℃时,严重细菌感染危险性增加,而对于﹤3个月的婴儿体温≥38 ℃ 即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发热持续时间:发热﹥48h发生严重细菌感染的危险性增加,文献提示有严重细菌感染组的发热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非严重细菌感染组;而与发热<24h组相比, ﹥48h 组严重细菌感言的危险性没有增加;发现脓毒血症时体温≥39 ℃时间亦较短 。 儿童常用的退热方法 当儿童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退热剂。 药物降温 退热剂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安乃近、 阿司匹林 尼美舒利。 物理降温 包括直接和间接降温法,直接降温有冰水灌肠、乙醇擦身、冰袋降温、洗冷水澡、冷毛巾擦身、温水擦身及减少穿着的衣物等; 间接降温有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冰水灌肠可引起患儿寒颤、血管收缩、能量消耗及较严重的不适感,故不推荐使用。 3月以上 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每次<600mg),口服,间隔时间≥4h,每天最多4次,用药不超过3天; 布洛芬5-10mg/kg(<400mg/d),口服,每6小时1次,每天最多4次 临床问题 1、儿童高热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单次剂量的退热效果有无差异? 多中心RCT研究显示,单次剂量布洛芬的退热作用强,降温维持时间长。 2、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不良反应及主要影响因素:儿童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耐受性相近,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出血、胃烧灼感、恶心和呕吐,不良反应轻微;不良反映与年龄无关;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主要是反复多次使用可引起肝炎;布洛芬不良反映无量效关系。 临床问题 3、高热不退时,是否可以联合应用退热剂?方法一:对于严重高热的患儿应用布洛芬10mg/kg,4h后用对乙酰氨基酚15mg/kg,与单用布洛芬退热效果强 方法二: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每4小时一次,交替使用退热效果比单组药好。 临床问题 4、安乃近的退热效果如何?有何不良反应? 安乃近可引起外周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在美国不使用安乃近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 5、如何评价阿司匹林在儿童发热中的应用? 阿司匹林退热效果与其他退热剂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大,可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的危险,同时还可影响血小板功能。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在儿童中应用。 临床问题 6、发热时单纯采用物理降温是否有效?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