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操作 (1)根据引流位置的选择,病人取适合的体位,并对病人作适当的解释说 明、使其配合。 (2)按外科无菌原则进行消毒铺巾。 (3)取0.5%-1%普鲁卡因5-10ml,于引流部位自皮肤至肋间肌及壁层作浸 润麻醉。 (4)切开皮肤lcm,用血管钳分离皮下组织及肌层,沿下一肋骨的上缘继续 分离肋间肌达壁层胸膜并进入胸腔,此时术者有空虚感,并可见有气体或液体自 引流口溢出。 (5)撤出血管钳,取准备好的合适的引流管,用直血管钳将其顶端沿胸壁切 口通道置入胸腔。引流管置入深度(胸腔内部)约2-3cm。 (6)确定引流管位置、深度合适,引流良好后,局部皮肤缝合一针,并将引 流管与之固定。 (7)将引流管与无菌水封瓶连接,局部伤口用消毒敷料覆盖。引流管用胶布 条与胸壁牢靠固定。 3.拔管时间 应根据临床不同病情而异。 (1)气胸经引流后,肺已复张,引流管无气体排出1~2日后可拔除; (2)血胸经引流后,肺已膨胀,胸腔内无明显积液即可拨管; (3)急性脓胸经引流后,感染已控制,肺已复胀,胸腔内无残腔,可以拔管。 但慢性脓胸经引流后,引流保留时间较长,何时拔管要根据脓胸残腔改变及引流 液多少,结合胸部x片显示的脓化综合而定,当残腔容积少于20m1,每日引流量减 少至15ml以下,可以改为开放引流换药,直至残腔完全消灭。 (4)开胸手术后的胸腔闭式引流管,通常术后48~72小时,肺膨胀良 好,引流液不多(<50ml),x片胸腔无明显积液即可拨管。 注意事项: 1. 通过水封瓶玻璃管内水柱波动情况,判断引流是否通畅。 2.观察记录引流情况。气胸者观察溢气程度。血胸者应观察记录引流 液颜色、量及速度,以每小时测量计算引流量。 3.胀胸者应每日记录24小日的引流量及浓液性状。 4.护理要注意经常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每日检查引流管固定 情况,防止变位或滑脱。 5.病人尽量取半卧位以利引流,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和咳嗽动作,以使 肺尽快膨胀复张。 执 业 医 师 指 南 主讲人:刘松江 常见疾病考试内容 急诊急救的抢救方法: (1)心肺复苏 (2)休克的急救处理 常见诊疗技术 (1)胸腔穿刺术 (2)腹腔穿刺术 (3)腰椎穿刺 (4)心包穿刺术 (5)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术 (6)心脏转复及除颤 (7)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8)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 (9)胸腔闭式引流术 常见疾病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 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 外科洗手 戴无菌手套 手术区消毒 穿脱隔离衣 开放性创口的常用 止血法 伤口换药 脊椎骨折搬运 长骨骨折简易固定 心肺复苏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急诊急救方法 心肺复苏: 基本生命支持 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是指心肺复苏操作最 简单但非常重要的一组方法,其目的是现场抢救,为病人提供最低限度 的脑、冠脉等重要器官组织供血,争取时间以得到进一步治疗。具体方 法如下: 1.A(alrway)开放气道(仰头举颌法) 2.B(breathing)建立呼吸(通气) 3.C(circulation)建立循环 (按压) 4.D(defibrillation )心脏电除颤 突然意识丧失、抽搐、失禁、可伴有叹气样无效呼吸→摸颈动脉搏动消失→怀疑心脏骤停(4-5秒即可出现瞳孔散大、固定)→心肺复苏+拨打120 心肺复苏的ABCD 务必保持呼吸道通畅 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正确的按压部位,应在胸骨的上2/3与下1/3的交界处,如胸外按压部位不当,不仅无效反而有害。如按压位置太低,有损伤腹部脏器或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窒息的可能。如部位过高,可伤害大血管。如果按压部位不在中线,则可能引起肋骨骨折,乃至气胸。术者以左手掌的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其手指不应加压于病者胸部;按压时两肘伸直借助身体重力和用肩背部力量,垂直向下使胸骨下压4~5cm。然后放松,但掌根不离开胸壁. 胸外按压→能摸到颈动脉搏动 胸外按压可使10%的血液流到脑组织 持续1秒以上+看到胸廓起伏=一次有效通气 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按压频率成人至少100次/分钟,深度至少4-5cm。 注意:1. 保持双手位置固定,且不离开胸壁。 2.保证胸廓充分复位。 3.两次按压间隔不得大于10秒钟。 4.有心跳或脉搏者不用按压。 通气(人工呼吸)的方法 即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