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篇無土栽培的發展.doc
第二篇 無土栽培的發展
什麼是無土栽培?
Howard M. Resh(1978)定義無土栽培為:『不用土壤,而以砂礫、泥炭、蛭石、浮石、鋸屑等化學惰性物質作為培養介質,然後供給含所有必需元素的營養液,使能正常生長與發育的一種科學栽培的方法』。即無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栽培物,而將物栽培在營養液中,這種營養液可以代替天然土壤向作物提供水分、養分、氧氣、溫度,使物能夠正常生長,並完成其整個生命週期。
傳統農業中物的生長離不開土壤,如糧食、棉花、油料、蔬菜、果樹、茶葉、花卉、煙草等,都必須利用土壤栽培,農業與土壤是密不可分的。自1929年Gericke教授試種一株無土栽培蕃茄成功以來,作物栽培終於擺脫自然土壤的束縛,可進入工廠化生產的誘人發展前景。無土栽培無須依賴土壤,它是將蔬菜等作物種植在裝有營養液的一定栽培裝置中,或是在充滿營養液的砂、礫石、蛭石、珍珠岩、稻殼、爐渣、岩綿、蔗渣等非天然土壤介質材料作成的種植床上,因其不用土壤,故稱無土栽培。由於它依靠提供營養液來代替傳統的農業施肥技術,所以無土栽培又稱為營養液栽培或水耕栽培。
無土栽培不用土壤,在技術上是一重大突破,同時,由於技術的不斷善,先進栽培設施、新型的介質材料的應用,無土栽培已完全可以根據不同作物的生長發育需要,進行、水、光、肥、氣等的自動調節與控制,實行工廠化生產。Soilless Culture, Sand culture, Gravel culture, Nutriculture, Hydroponics, Water Culture, Sawdust Culture上述這些名詞的差異何在?無土栽培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由於科學技術發達水平不同,當地資源條件不同,自然環境也千差萬別,所以採用的無土栽培類型和方式方法各異。目前比較普遍的分類方法,是根據作物根系的固定方法來區分。大體上可以分為無介質栽培和有介質栽培兩大類。進行無土栽培時,必須要先瞭解和掌握不同的無土栽培方式的特點和具體應用技術,根據財力、物力等投資能力、技術條件和不同栽培作物種類,選擇適當的無土栽培方式。
分類方式 種類 依介質種類1 (1)有介質栽培(有機介質無機介質)……;(2)無介質栽培…… 依營養液供給方式 (1)深液流灌式;(2)滴灌式;(3)噴灌式;(4)噴流灌混合式;(5)養液薄膜式 依空氣的補充方式 (1)自然通氣式:浮根式;(2)強制通氣式:M式、水氣耕式 依栽培床中殘餘水量多寡 (1)湛水式:8-15公分;(2)淺水式:1-3公分;(3)液面上下式:有高、低水位液面控制(間歇式) 依養液之回收與否 (1)循環式:密閉式;(2)非循環式:開放式(灌注式) .無土栽培依介質種類的分類
無土栽培(養液栽培) 介質栽培:以介質固定根系,並通過介質吸收營養液和氧氣 有機介質 泥炭、鋸木屑、樹皮、刨花、稻殼、養菇廢渣、椰殼、蛇木、水苔、蔗渣 無機介質 砂耕、礫耕、珍珠石、蛭石、浮石、發泡海綿、煤炭 人工介質 發泡煉石、岩綿、不織布、聚乙烯發泡材料 無介質栽培:沒有固定根系的介質,根系直接和營養液接觸 水耕(營養液直接和根系接觸) 養液薄膜法:設施由貯液池、幫浦、栽培床、管道系統和調控系統組成,以約0.5 cm的淺層營養液流過植物根系,供應水、肥、氣,這層營養液很淺,像一層水膜,此法適宜生産短期葉菜
深液流法:設備組成與營養液膜法類似,但營養液的液層較深,植株大部分根系浸泡在營養液中,其由定植板所承載,根系垂入營養液中吸收養分
毛細管水耕栽培法:設施由栽培床、貯液池、循環系統和控制系統組成,,,,此法適宜生産蕃茄、辣椒、芹菜等作物 噴霧栽培(霧耕) 裝置自動定時噴霧,將營養液以噴霧的方式直接噴到根系上,營養液循環使用 時間 代表人物 主要內容 古埃及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國南方船戶裡水上花園,墨西哥阿茲特克的浮動花園 300 BC Aristotle 人類對植物礦質營養探索的起源(土說) 1652 Van Helmont 柳樹實驗-水說植物所需營養來自水而不是土壤 1699 Woodward 添加土壤抽出液植物生長較佳 1840 Liebig 證明植物體的碳來自空氣中的CO2,H和O來自NH3、NO3-,其他礦質元素均來自土壤環境-礦質說 1842 Wiegmen Postloff 砂耕試驗,用重蒸餾水、硝酸銨和作物灰燼成功地培養植物,證明水中溶解鹽類是植物生長必需物質 1851 Boussingault 砂耕試驗植物吸收介質中無機養分 1860-65 Sachs Knop 首次發表用液來研究植物礦質營養證明只要水中加了氮、磷、鉀、鈣、鎂、硫等元素,植物就可以很順利長而不需要在土壤裡面 1882 Tollens 高硝酸鈣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