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震时间 2014.10.10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黄山迎客松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今日网评:黄山迎客松一点也“不珍贵” 10月4日上午,澎湃新闻刊发《黄山迎客松第19任守护人:全天独守,被要求不能连睡超2小时》一文。文中有关“守松人两小时检查一次迎客松,在岗期间夜晚连续睡眠不能超过两个小时”的报道,引发部分网友热议,甚至有网友质疑称“不能连睡超2个小时”有悖常理。(10月5日澎湃新闻网) 守护古树名木,要做到“不能连睡超2个小时”,这样的要求是不是有悖常理?回答几乎是肯定的。撇开黄山迎客松的珍贵不谈,再“不珍贵”的人,也不能被要求“夜晚连续睡眠不能超过两个小时”。然而,有人却做到了,而且“习惯了”。因此,几乎没有多大的必要质疑“不能连睡超2个小时”是否有悖常理。但其中还隐含着一个更大的悖论。 笔者不知道澎湃新闻相关报道的初衷。究竟是宣传黄山迎客松的娇生惯养,还是守松人的超常毅力,抑或对二者的不可思议,但给人的第一感觉必定是迎客松的珍贵。由于不懂林业,无法判断是不是古树名木到了一定的树龄,必须这样守护。但在对珍稀动植物的保护早已超过普通人的现实下,作为著名景点的迎客松,享受两个小时检查一次的待遇,也不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两个小时检查一次,说明了迎客松极其珍贵。 既然这么珍贵,就应该有一个守护团队。令人意外的是,这份在正常天气状况下,无论白天夜晚,都需要两个小时左右检查一次的工作,却是由一个人来完成的。看到这样的“新闻”,人们虽然不懂对一棵树的监护要做到什么程度,但对人的基本生活习惯,特别是人体对睡眠的基本要求都是深有体会的。一次睡眠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正常人都是无法承受的。如果这样的睡眠方式不影响健康的话,失眠就不是一种痛苦的病症,而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了。 然而,这样的“守护模式”,已经从1981至今,传承到第19任守护人了。是不是有人愿意这样做,相关部门就可何乐而不为?诚然,在社会底层,极端弱势群体为了生计,是无缘起码的养生之道的,夜以继日的工作也是家常便饭。但是,作为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即使无视劳动法,也不该对这种“非人”的工作方式自得其乐,甚至还好意思称这是“源于守松员的责任心和自身素质要求”? 黄山的迎客松,不像住在重症病房里的无助老人,只剩下老伴没日没夜地照看。黄山迎客松已经成了“摇钱树”,所以才有了“24小时动态监测,每两小时一次”的待遇。而实际情况却像极了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他的家人看似对其十分孝敬,又是养身方案,又是保健计划,最终却只雇佣了一个保姆,挑起了24小时照顾他的重担。谁还能说这家人对这位富翁是孝敬的?同样,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把“一树一策”的管理规定,落实为一个人24小时连轴转,睡不上一个超过2个小时的囫囵觉。这除了对守松人的冷漠外,也没把迎客松当回事。 其实,说到底还是对这项工作的不重视。在相关部门心里,人和树同样显得不珍贵,才会在人员配置上不给力。如果真的认为对一棵树的监护,必须做到“24小时动态监测,每两小时一次”,只要配备三个人,这样就别说两个小时左右检查一次,24小时盯着都没问题。因此,黄山迎客松一点也“不珍贵”。 今日网评:守护迎客松应实现人力与科技的结合 10月4日,澎湃新闻网刊发《黄山迎客松第19任守护人:全天独守,被要求不能连睡超2小时》报道,提及“守松人两小时检查一次迎客松,在岗期间夜晚连续睡眠不能超过两个小时”的报道,引发热议及部分质疑。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宣传部长负责人称,正常天气下白天需两小时检查一次迎客松,守松人晚上需起床检查两到三次,而极端天气下间隔可能低于两小时。这位负责人还称,尽管现在可以使用机器监测风力风向、温度湿度,但迎客松许多细节问题,仍需由人来完成。(10月5日澎湃新闻网) 黄山风景区专门投入人力守护作为景区甚至当地地方、安徽省的文化符号的迎客松,这实际是积极有效落实国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体现。国内许多地方都存在对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重申报轻维护的现象,一旦获批国际国内知名荣誉或等级称号,就全力着眼商业开发,对于不能带来直接门票及其他方面收益的景观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