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儿童多动症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多动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主讲人:唐海波 博士 儿童多动症系发生于儿童时期(多在3岁左右),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和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征。症状发生在各种场合(如家里、学校和诊室)。男童明显多于女童。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 四、护理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患儿的母亲常在孕期或围产期有较多并发症,常有大量吸烟或酗酒史。 (2)遗传因素,如:患儿的血缘兄弟、父亲等有较多多动或注意不集中表现;双生子中单卵双生子的患病率高达51%~64%;亲属中酒精中毒、反社会人格及癔症者也较多。 (3)神经递质、酶的研究结果虽然常互相矛盾,但不失为对本症病因的一种研究途径。 (4)严重的铅中毒可产生致命的中毒性脑病、痴呆等神经系统损害,但轻微铅中毒是否可产生多动症,至今尚无结论。 (5)社会、家庭、心理因素的影响,如不良的社会环境或家庭条件(破裂家庭、经济贫困、住房拥挤,父母性格不良、酗酒、吸毒、有精神病等),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并影响病程的发展与预后。 二、临床表现 (1) 其特征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多,在婴儿期就可表现不安宁、过分哭闹、活动增多;长大入学后,上课时小动作不停,或不停地敲打桌面,或在桌面和课本上乱涂乱画等。下课后如脱缰的野马,不顾危险地攀高或与别人打逗等。 (2) 不能集中注意力,常易受外界的细微干扰而分心,年龄越小,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愈短。因多动和注意障碍,常伴有学习困难,成绩低下,但智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3) 做事不假思索,不顾后果,全凭冲动行事。特别容易激惹、情绪不稳,对不愉快的刺激常作出过分的反应。做事常敷衍了事。玩游戏则急不可待,常破坏游戏规则。 (4) 因神经发育障碍常有精细协调动作笨拙,如:翻掌、对指运动、系鞋带、解纽扣不灵,有视—听转换困难、听觉综合困难、视—运动障碍、空间位置感觉障碍等神经系统体征,还可伴有言语发育迟滞、言语异常等。 三、治疗 1.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治疗特点 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治疗有其本身的特点,这是因为儿童和青少年尚处在发育成长阶段,他们的人际关系和反应方式尚未固定。另外,他们同周围成人(特别是同父母)之间的关系,对治疗的影响远比成年病人强。例如心理分析治疗,对于儿童而言,无法考虑对疾病的自知力,儿童也难以与精神分析治疗者结成治疗联盟,他们在治疗中不能对自己负责,因此应鼓励父母加入到治疗中。 家庭治疗,是儿童心理治疗的基本组成部分,但若没有最重要的家庭成员参加,儿童的家庭心理治疗就不可能; 游戏治疗,除了同治疗者有所联系之外,游戏中的体验、经历也可起到发泄、排除的作用; 行为治疗,具有针对症状进行练习、训练的特点,更接近于教育学,对儿童和青少年可有多种应用形式。 2.注意事项 (1)青少年在心理治疗开始时,较容易将治疗者看做是父母的同盟、自己的“敌人”或父母的“敌人”(利用父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治疗者应谨慎认真地掌握自己的态度,应无条件地接受病儿及其家人(尤其是父母)、为其提供合适的治疗。治疗的个别化原则是必须遵循的,例如适于儿童的某些心理治疗形式,特别是游戏治疗肯定不适于青少年病人。一般而言,个别形式或分组形式的心理剧适合于青少年,并可结合进行治疗性谈话。 (2) 在对青少年的心理治疗中,病人对自己的问题和反应方式有时只是表面上的认识,而使治疗陷入困难。这时,如果医生错误地试图照搬成年病人心理治疗的谈话方式解决问题是困难的。 (3) 在对有病儿童的治疗中,不可能截然划清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之间的界线。应防止错误地把教育理解为教训,甚至是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禁止措施和惩罚措施。儿童和青少年同成年人的每一次较长时间或重复的接触交往,均会有积极或消极的教育意义。这意味着治疗者自己也要同儿童或青少年一起投入治疗,即治疗者要谈自己的看法,要以身作则,要允许青少年对自己提出疑问。治疗者不可使自己退回到一个与病人有一定距离的观察者的角色,必须始终对自己的行为、自己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以及所产生的移情保持清醒的头脑。 因此,心理治疗者既是监督、控制措施的实施者,也是家长的助手和儿童、青少年的知心朋友。 3.多动症的心理治疗 (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①由于诊断仍以病史(包括家长和教师的汇报)以及对患儿的行为观察为主要依据。所以帮助家长及教师正确认识儿童活动过度的性质,掌握与其他原因的活动过多进行区别显得十分重要。 ②不要认为孩子顽皮、故意捣乱,而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