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方地区——区域重点问题分析探讨 站长素材 SC.CHINAZ.COM 四川盆地 * 中国分区地理 区域重点问题探讨分析 (二)、长江三峡的开发 (三)、南方地区工业发展和产业转移 (一)、南方低山丘陵的开发 『区域重点问题探讨分析』 1.南方低山丘陵的开发 范围 ⑴江南丘陵 中国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丘陵地的总称 ,包括江西、湖南两省大部分和安徽南部、江苏西南部、浙江西部边境 ⑵两广丘陵 是广东、广西两省区大部分低山、丘陵的总称 位于武夷山、仙霞岭、会稽山一线以东的东南沿海 ⑶浙闽丘陵 南方低山丘陵的生态问题 水土流失是南方丘陵面临的最大生态问题 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推广省柴灶 发展沼气 营造速薪碳林 发展小水电 思考:南方低山丘陵区是我国仅次于黄土高原的第二大水土流失区,将下列正确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 ①地形起伏大 ②毁林开荒 ③薪柴紧张 ④降水变率大 ⑤人口密度大 ⑥乱砍滥伐 ⑦植被破坏 保持水土 封山育林 生活能源问题 南方低山丘陵的开发条件分析 水资源 社会经济方面有利因素: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气候资源 自然因素 不利 有利 南方低山丘陵 劳动力丰富,工农业基础好,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光热资源丰富,地区配合好 品种丰富,植物生长快,更新能力强 农业气象灾害频发 开发利用品种单一,没有发挥潜力,效益低下 土地类型多样 红壤广布 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利于开发 水系发育使得地表侵蚀强烈 南方低山丘陵的综合开发措施分析 原因 1.低山丘陵地形; 2.多暴雨; 3.人口多能源不足,强取薪柴 经济损失大的原因 1.单位面积产值高 2.土层薄,一旦被蚀,恢复困难 3.下游地区工农业中心和经济中心多, 造成的损失大 治理措施 1.解决农民生活用能 (生活用煤、节能灶、沼气、营造薪炭林等) 2.植树造林,加大荒山半荒山绿化 3.封山育林 水土流失 红壤治理措施 1.有机质少,肥力低—— 2.酸性强—— 3.土质黏重—— 种植绿肥,增施矿质肥料 施用石灰物质 土壤中掺沙子 南方低山丘陵的综合开发措施分析 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经济用林和毛竹(幼林地可间种人工牧草) 果园和人工草地 鱼塘 农田 林果为主,“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布局的优越性 a.可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潜力; b.促进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解决闲置劳动力,缓解人地矛盾; c.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 读等高线图 1.判断ABCDE各布局什么农业部门? A 用材林 B 经济林? C 果园、人工草地? D 农田? E 鱼塘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 2.图中A、B的环境效益是 3.E的主要作用是 4.该模式中当前受益的是 中、远期受益的是 蓄洪防旱;水产养殖 农牧渔业 林果业 南方低山丘陵的农业资源综合开发 ①沟谷低洼地区,发展养渔业 ②缓坡土层深厚,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花卉等种植业 ③陡坡发展果园和林业 ④山地发展林业 立体农业 发展农业观光旅游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单产 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 培育优势农产品的品牌 防治水土流失,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其他开发措施: 2.长江三峡的开发 (1).长江三峡概况 训练1:图30中所代表的峡谷名称分别是:A 、B 、C 训练2:下列字母所在的省(市、区)名称是: D 、E 训练3:填写城市名称:F 、G 训练4:分析三峡地区水能资源极其丰富的原因。 西陵峡 巫峡 瞿塘峡 重庆 湖北 宜昌 重庆 问题3:三峡的输电功能 训练1:图32中,三峡电站的主要输电区域 是 和 , 少部分供 及 地区。 训练2:在500千米输电范围内的省会城 市有 、 、 、 。 华中 华东 华北 华南 武汉 长沙 西安 郑州 华中、华东 三峡电站有效输电范围及输电系统示意图 1、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2、减轻铁路压力。(大秦、京广线等) 3、清洁能源,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思考三峡发电的意义 训练1:读图31,请作示意图说明汉江与排湖的补给关系。 训练2:该地段上河床地貌有什么特点?这种地貌形态是如何形成的? 训练3: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点点乐01摘要.ppt
- 电厂项目实施总结摘要.ppt
- 电工技术_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摘要.ppt
- 电化学分析课件1摘要.ppt
- 电话面试技巧摘要.ppt
- 电机与拖动第5章变压器的建模与特性(第2部分)摘要.ppt
- 电力部工作情况汇总摘要.ppt
-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及系列标准摘要.ppt
- 电路板生产常识摘要.ppt
- 电脑-打字教程摘要.ppt
- 市信访局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docx
- 在医院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docx
- 县委副书记“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docx
- 财政局2025年上半年纪检工作总结.docx
- 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党员先锋岗创建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
- 县税务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docx
- 市发改局局长在某某市委“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议上的汇报.docx
- 关于某某市“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情况的汇报 ——在某某市“十五五”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docx
- 在党组传达学习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时的讲话提纲.docx
- 在集团2025年上半年党建、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上的讲话.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