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土地退化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中国的土地退化 第一节 土地退化的特征 第二节 水土流失 第三节 沙漠化 第四节 草地退化 第五节 土地盐渍化 三、沙漠化的区域影响 沙漠化导致气候干燥 由于植被盖度稀少或丧失,沙化地表的反射能力加大 干燥大气的下沉作用随着地表沙化的辐射反馈而加剧 沙漠化过程破坏了土地资源的支持系统 使得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或丧失 危及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加重贫困程度,甚至出现生态移民 沙漠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估计全国河渠、水库等因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每年铁路、公路因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亿元左右 沙化土地扩张使5 000万人受灾 400×104 hm2耕地荒芜 500×104 hm2草场荒芜 第三节 沙漠化 沙 漠 化 地 区: 沙尘暴既是土地沙漠化的结果,又是土地沙漠化加剧的 一个动力因素 沙漠化下风地区:土地沙漠化使得过境气流的沙尘浓度累加,加剧沙尘 暴的强度 第三节 沙漠化 案例: 沙漠化的区际影响 水 源 地 生 态 屏 障 削减沙尘 人类活动不当 植被覆盖降低 保持水土 山地 过 滤 器 清洁水源 清洁空气 累加沙尘 水土流失 山地放大器 洪涝灾害 沙尘天气 河道淤塞 生态 /环境 不安 全 人类活动适当 植被覆盖增高 生态 /环境 安全 上风区,河流上中游区 下风区,河流下中游区 山区功能 北、西、南 山 地 高 原 区 华 北 平 原、丘 陵 区 华北山地-平原的生态/环境关系 一、草地退化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草地退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始于20世纪60年代 最早出现草地退化农牧交错区 20世纪70年代中期 全国退化草原面积约占草原总面积的15% 80年代中期 增加到30%以上 90年代中期 达到50%以上 21世纪初 已增加到90% 古 第四节 草地退化 中国草地退化分布 第四节 草地退化 草地退化的总体趋势为西部大于东部 内蒙古草原、黄土高原以风蚀沙化为主,该区90%以上草地严重退化,植被覆盖度为40% 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含三江源头地区)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覆盖度下降了30%以上,优良牧草比例仅为36%。 西北干旱区草原表现出荒漠化趋势,草地荒漠面积逐年增加,而且荒漠化的速度有递增趋势。 中国北方重点牧区草地退化形势严峻 20世纪80年代中期,退化草地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9.7%, 90年代中期达到50.2%,其中轻度退化草地面积占57.3%,中度退化占30.54%,重度退化占12.16%。 二、草地退化的成因与过程 (一)草地退化的成因 中国广大牧区的气候变化、人口生存压力和畜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引起的不合理土地利用、自然变化与载畜量的不匹配是造成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 自然因素:气候温暖化与干旱化、长期干旱, 风蚀、水蚀、沙尘暴、鼠虫害等 人为因素:过牧、重刈、滥垦、过度樵采、开矿等, 人类长期的不合理土地利用 第四节 草地退化 气候暖干化过程引发草地退化 第四节 草地退化 中国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1951—1999年) 中国北方地区6-8月降水量变化趋势(1951—1999年) 广大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地生产力在暖干旱化趋势下呈现降低趋势。 过度放牧和开垦土地加速草地退化 过 牧是草地退化最直接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牲畜头数增长和水资源分布不均是造成过牧的主要因素 开垦草原直接破坏草地,间接加重了草地的负载量 粗放耕作,不施肥、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