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炙法资料祥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蕲蛇 【别名】大白花蛇、棋盘蛇、五步蛇、百步蛇 【处方用名】蕲蛇、酒蕲蛇、蕲蛇肉 【来源】本品为蝰科动物五步蛇 Agkisrrodon acutus (Guenther)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洗净,用竹片撑开腹部,盘成圆盘状,干燥后拆除竹片。 【性状】本品卷呈圆盘状,盘经17~34cm,体长可达2m。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锐。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错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腹内壁黄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较高,呈刀片状上突,前后椎体下突基本同形,多为弯刀状,向后倾斜,尖端明显超过椎体后隆面。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气腥,味微咸。 【炮制】 蕲蛇:去头、鳞,切成寸段。 蕲蛇肉:去头,用黄酒润透后,除去鳞、骨,干燥。 酒蕲蛇:取净蕲蛇段,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每100kg蕲蛇 ,用黄酒20kg。 【性味】甘、咸,温;有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用法用量】 3~9g;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日2~3次。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蛇蜕 【别名】蛇皮、蛇退、长虫皮、龙衣、蛇壳 【处方用名】蛇蜕、酒蛇蜕 【来源】本品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 Cope 、锦蛇Elaphe carinata (Guenther)或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等蜕下的干燥表皮膜。春末夏初或冬初采集,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本品呈圆筒形,多压扁而皱缩,完整者形似蛇,长可达1m以上。背部银灰色或淡灰棕色,有光泽,鳞迹菱形或椭圆形,衔接处呈白色,略抽皱或凹下;腹部乳白色或略显黄色,鳞迹长方形,呈覆瓦状排列。体轻,质微韧,手捏有润滑感和弹性,轻轻搓揉,沙沙作响。气微腥,味淡或微咸。 【炮制】 蛇蜕:除去杂质,切段。 酒蛇蜕:取蛇蜕段,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每100kg蛇蜕 ,用黄酒15kg。 【性味】咸、甘,平。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定惊,解毒,退翳。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疔肿,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2~3g;研末吞服0.3~0.6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蛤ge蚧 【别名】对蛤蚧、蛤蚧于、仙蟾 【处方用名】蛤蚧、酒蛤蚧、酥蛤蚧 【来源】本品为壁虎科动物蛤蚧 Gekko gecko Linnaeus 的干燥体。全年均可捕捉,除去内脏,拭净,用竹片撑开,使全体扁平顺直,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2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着的斑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6~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 【炮制】 蛤蚧:除去鳞片及头足,切成小块。 酒蛤蚧:取蛤蚧块,用黄酒浸润后,烘干。 【性味】咸,平。 【归经】归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用于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萎遗精。 【用法用量】 3~6g,多入丸散或酒剂。 【贮藏】用木箱严密封装,常用花椒拌存,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蟾酥 【别名】蛤蟆酥、蛤蟆浆、癞蛤蟆酥 【处方用名】蟾酥粉、酒蟾酥、乳蟾酥 【来源】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性状】本品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炮制】 蟾酥粉:取蟾酥,捣碎,加白酒浸渍,时常搅动至呈稠膏状,干燥,粉碎。每10kg蟾酥,用白酒20kg。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归心经。 【功能主治】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