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国北京政府法律制度 主讲:江兆涛 目次 一、制宪活动 二、法制概括 三、司法制度 一、制宪活动 (一)《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 1.制定背景 “二次革命”失败,但国民党在国会中尚占多数席位。 2.主要内容 (1)继续肯定责任内阁制。 (2)继续扩大国会的权力。 (3)严格限制总统任期为五年,只能连选连任一次。 (二)《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 1.制定背景 袁世凯解散国会,另立约法会议制定。 2.主要内容 (1)取消内阁制,实行总统制,并全面强化总统权力。 (2)取消国会制,设立有名无实的立法院和参政院。 3.评价 专制独裁宪法性文件。 (三)《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1.制定背景 直系军阀用武力胁迫和高价收买并施的手段制定。 2.主要内容 (1)规定中华民国永远为统一民主国。 (2)实行责任内阁制,限制总统权力。 (3)授予地方广泛的自治权力。 3.评价 这是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仅从内容上看,是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最民主的一部宪法。 民国曹锟宪法纪念银币 二、法制概况 (一)大量援用清末法律 (二)军阀假借军法审判干涉司法现象严重 (三)以判例及解释例以弥补制定法的不足 三、司法制度 (一)县知事兼理司法 依《暂行法院编制法》,民国北京政府普通法院实行大理院、高等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初等审判厅等四级三审制。 因司法经费拮据,专门司法人才短缺,全国各县级地方难以设立独立审判机关。1914年民国北京政府公布《县知事兼理司法事务暂行条例》,县知事兼理司法实际上成为县级地方的主要司法模式。 (二)1914年3月,公布《平政院编制令》,设平政院职掌行政案件裁判 平政院典型案例:鲁迅状告教育部案 案情简介 民国14年秋天(1925年),北京学界发生了一场有名的行政诉讼。教育部佥事鲁迅(周树人)向平政院起诉当时以章士钊为总长的教育部,要求法院撤销教育部对周树人的免职令。 章士钊免去鲁迅在教育部的公职,直接原因是女师大风潮。 1924年5月,北洋政府教育部任命杨荫榆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到任后,网罗党羽,排斥异己,引起教职工的不满。 * * 课时:2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民国北京政府历次制宪活动;了解民国北京政府的立法特点和法律内容;了解民国北京政府的司法制度。 重点:制宪活动 司考考点:《中华民国约法》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