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册亨县阳光办2014年农民培训项目 第三课:土壤 授课单位:册亨县农业局 授 课 人:黄润成 时 间:2014年12月20日 目 录 一、土壤成因五要素 二、册亨主要土壤类型 土 壤 成 因 土壤(Soil)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土壤是在特定成土条件下,经过漫长的成土过程逐渐发育和形成的历史自然体。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 不同学科对于土壤的概念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认识,要想给土壤一个严格的定义几乎是困难的。 其中土壤学家和农学家传统地把土壤定义为:“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的结构表层”。在这一概念中阐述了土壤的主要功能是能生长绿色植物,具有生物多样性,所处的位置在地球陆地表面,它的物理性质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的,具有空隙结构的介质。 成土五要素 土壤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物质,在地球初期其实没有土壤,只有大面积裸露的岩石,但在漫长的物理侵蚀、化学侵蚀作用下,随着时间的积累和地壳的不断运动,渐渐地形成了土壤。 土壤五大成土要素分别是母质、地形、生物、气候、时间。 母质 母质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对土壤物理支撑和提供基础物质,不管哪一类型的土壤,都是发育于一定母质上的。母质的成分不同,决定着土壤类型的不同,如册亨上半县母质多为碳酸岩类岩石,一开始主要发育为大泥土、石灰土等碱性土壤,但一些田、地因自然侵蚀和人为耕作的相互作用,其中的可溶性物质淋失速度加快,土壤逐渐发育成为棕壤或黄壤,pH形状表现为酸性。 地形 地形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引起物质、能量的再分配而间接地作用于土壤的。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气候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地带分化。 如册亨下半县的秧坝镇山地土壤和双江镇的沿江一带山地土壤,母质同样为层状砂页岩发育的风化壳,但因为地形和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温度差和湿度差,秧坝镇山地土壤发育迟缓而双江镇、岩架镇沿江一带则出现了少量黄红壤或红壤 焚风效应:指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少 。 山地焚风效应图示 气候 气候对于土壤形成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指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经常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对土壤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的影响。 中国北方因气候寒冷,微生物降解有机质的效率低,大量的有机质积累使土壤发育成为黑钙土或泥炭土;而中国南方气温偏高,降雨量多,有机质降解速度快且淋溶作用强烈,多发育为黄壤或红壤。 北方泥炭土农场 生物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时间 自然状态下,岩石在各种物理化学侵蚀的作用下,破碎成为微粒,再经过物质的迁移和再分配,最终形成土壤,但这个过程发生的十分缓慢,往往以上千年或万年为一个计数单位。在近代人类文明加快的步伐下,岩石的破碎作用进一步加强,土壤成土速度加快,但即便是这样,岩石转化为土壤任然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量。 土 壤 结 构 自然界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固相)、土壤水分(液相)和土壤空气(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这决定了土壤具有孔隙结构特性。土壤水含有可溶性有机物和无机物,又称土壤溶液。土壤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并含有比大气中高得多的二氧化碳和某些微量气体。 土壤三相空间比例图 二、册亨主要土壤类型 由于受到生物、气候、地貌条件的影响,全县的土壤呈较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有在南盘江干热河谷生物气候条件形成的红褐色土;有在南、北盘江湿热河谷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砖红壤性红壤;在亚热带湿热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红壤在全县分布最广;在海拔较高的地段则有黄壤分布。土壤类型在全县呈梯级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册亨县土壤类型众多,主要归纳为3种。 非地带性土壤 水稻土 地带性土壤 地带性土壤 1.黄壤 主要分布在县内西北部的马力、纳力、新场、者王和中部城关镇、秧坝、板用、大伟、坝赖、达秧、龙林等乡镇,海拔1200米左右的砂页岩地段,其分布面积为39.55万亩,占地带性土壤面积的13.81%。 黄壤是一种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烹饪化学(第三版)中职课件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深度分析及2026年备考建议 .pdf VIP
- 烹饪基本功训练中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3002-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ocx VIP
- 跨境电商交际英语(盛湘君)习题答案.pdf
-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pdf VIP
- 认证通用基础第四篇:综合.pdf VIP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课标版).pptx
- 社交礼仪(第五版_林友华)3章交际礼仪.ppt VIP
- 2025年秋二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学计划.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