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魅力古襄阳.ppt
魅力古襄阳 中国魅力城市襄樊的颁奖词:“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依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胜!襄樊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今天,这里已经成为内陆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全文三句话,90余字,写尽了汉水神韵,名城风流襄樊魅力。 地理状况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流域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贯通南北、承启东西的地理位置,自古即为交通要辏,有七省通衢的美誉之称。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汉水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的襄阳和樊城,隔汉江相望,两城在历史上都曾是军事与商业重镇。 宜人的气候——四季分明 雨水充沛 襄阳市地处中纬地带,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南北过渡型气候特征。一年四季分明,冬夏季节长,各约四个月时间,春秋季节短,各约两个月时间。春季冷暖无常,大风多;夏季气温高,降雨集中;秋季降温迅速,阴雨连绵;冬季寒冷,干燥少雨。年均气温15-16℃,全年变化呈单峰型,最低为一月,月均2.4-2.9℃,极端值达-19.7℃; 最高为七月,月均26.5-27.6℃,极端值达41.2℃。 阶梯式地形地貌——景观丰富的天赐景观 襄阳市襄阳市地貌多姿,属于中国地形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由四周向中部缓缓变低,构成汉江夹道向宜城开口的不规则盆地。根据地貌差异和农业开发利用情况,可分为山地、丘陵、岗地、河谷平原4种地貌类型。 矿产资源——金红石储量居亚洲第一位 襄阳矿产较为丰富,种类多样,属湖北省主要矿产区之一。全市发现各类矿产57种,矿产地520余处,其中24种有探明储量,探明各类矿产保有资源储量10.3亿余吨。 城区建设规划 十二五起步,按照五年内建设200公里城市基础设施覆盖地、未来承载200万人口的阶段性目标,以环线为基础,构成城市综合交通骨架体系,形成以鱼梁洲为中心,襄城、樊城、襄州、东津四城环绕的一心四城布局结构。每一个城区都有自己相对优势的产业,推动城市内部差异化的发展。通过这种差异化的良性互补共进,从而提高襄阳整个城市的综合竞争优势。 襄城重点发展以文化旅游业为形态的现代服务业,力争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产业聚集地和旅游目的地; 樊城重点发展以商务和高端商业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形态,建设一批城市高端服务平台,成为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襄州重点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建成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高新区、经开区(东津新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鱼梁洲以汉水文化为主题,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水生态特色的国际性旅游目的地。 建设四个襄阳简介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定不一定推动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的建设,努力使襄阳发展成为全省的经济增长极和支撑点,走在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前列。 1.以产业襄阳为核心,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内部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2.以都市襄阳为载体,按照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标准,推动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构筑中心城市、中等城市、特色镇、农村新兴社区‘四位一体’的大都市城镇体系。 3.以文化襄阳为特色,牢固树立文化立市的理念。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山水资源优势,建成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 4.以绿色襄阳为灵魂,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提升规划层次,优化发展环境,确保各项措施高效推进、全面落实。 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质量不优。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与中部地区先进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三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发展不够,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尚未形成,对外开放度低。 三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进一步凸显,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任务艰巨。 四是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城市功能和品位有待进一步提升。 五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 六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我市跨越发展的重要问题,有待努力解决 解决措施: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超常规发展工业。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跨越式发展服务业。 积极支持建筑业发展。 工业: 1.做大汽车核心企业,提高汽车整车发展水平。坚持大力支持东风、服务东风、依托东风不动摇,充分发挥其辐射和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汽车产业链条。 2.发展壮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