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学者哑铃健身计划(8周)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次数 锻炼部位 动作 组数 锻炼部位 动作 组数 锻炼部位 动作 组数 1 胸大肌三角肌肱三头肌 平板卧推 3 臀大肌和腿部肌群 屈腿硬拉 2 三角肌中束 坐姿侧平举 2 12~15 2 平板飞鸟 2 背阔肌 俯身双臂划船 3 坐姿肩上推举 2 12~15 3 胸肌外侧 仰卧直臂上拉 2 背阔肌中部 单臂划船 2 单手侧平举 1 12~15 4 肱二头肌 交替弯举 2 股四头肌 箭步蹲 4 肱三头肌 仰卧臂屈伸 2 10 5 旋后肌肱二头肌 外旋弯举 2 深蹲 2 坐姿颈后臂屈伸 2 10 6 肱二头肌外侧 锤式弯举 2 腓肠肌比目鱼肌 站立举踵 2 俯立臂屈伸 2 10 哑铃重量:如果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增肌,可以选择每次能举起最大负荷的65%-85%的哑铃。如果练习目的是为了减脂:可以选择稍微轻型的哑铃,比如3~5千克左右。如果是健美,选择连续举8~12次接近极限的哑铃重量就行。
1. 在6—8次范围内达到极限次数。多于8次,身体其它部位将进入有氧运动状态;如果少于6次,说明辅助肌已参与了运动,而主肌还没有完全疲劳。
2.多组数:无论哪个身体部位都必须一组接一组练到神经突触发不出冲动为止。如果你轻信了训练过度的说法,肯定达不到这个要求。所谓训练过度,不过是些懦夫为掩饰自己的无能而编造出来的借口。真正的冲击式锻炼不光要做到20组以上,还要把每组都做到极限次数。算组数时不要把热身组计算在内,尽管它们是必需的。
3.训练的多样性。要经常变化训练的组数与次数,以及动作的安排,以打破身体的适应,获得肌肉的突破性增长。初学者哑铃健身计划(8周)
第一天
一、卧推 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 组数:3/12~15 动作过程 1、起始位置:仰卧在平的 卧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两肘弯曲,握住哑铃,拳眼相对,手心朝腿部的方向,哑铃的轴线位于乳头上方1厘米处(胸肌中部),抵住胸部。
2、推起:两肘内收,夹肘的同时夹胸。哑铃向上的同时略向前偏,呈抛物线的运动轨迹。两臂伸直时,哑铃重心接近处于肩关节的支撑点上。但不要正好位于肩关节的支撑点上,这样会使骨骼支撑住哑铃的重量(这种由骨骼而不是肌肉支撑重量的情况称为“锁定”),使得胸肌放松,影响锻炼效果。
3、下放:使两直臂向两侧张开,两臂慢慢弯屈,哑铃垂直落下,下降至最低处时,即做上推动作。 呼吸方法:上举时吸气,下落时呼气。 4、训练要点
1.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2.在练胸大肌的同时,应加强上臂肱三头肌的锻炼。没有发达的三头肌,就不可能卧推起大重量的杠铃,也就不能练出发达的胸大肌。
3.起始时,要把哑铃的轴线置于乳头上方1厘米处(胸肌中部),才能让胸大肌发力。如果哑铃举在肩膀上,只能锻炼肩部肌肉。
4.一定要注意将两肘展开,做卧推时双臂在体侧张开,因而能基本上只靠胸肌用力来完成动作。宽间距时主要锻炼胸大肌,窄间距时主要锻炼三角肌。
5.胸部肌肉练习效果不理想。可试试上斜推举,躺在有一定的倾角(约 20—25度)的斜板上,再以同样重量的杠铃或哑铃进行练习。由于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肌肉一个新的刺激,你很快就会看到新的效果。
二、平板飞鸟 重点锻炼部位:前三角肌、胸大肌 组数:3/12~15 动作过程
1、起始位置。
身体放松平躺在窄凳上,双脚平稳的踩在地面上,保证肩部自由活动,手持哑铃双臂向上伸直,双臂保持略微弯曲。
3、上举:
推举哑铃至初始位置,上举时像抱一棵大树一样,不是直上直下,沿一定弧度推举,感受胸肌的拉伸和收缩。上举时要靠胸肌的收缩带动双臂向上环抱,直至哑铃相触,这样可避免肩背 过分参与用力。上举时要想着胸大肌中部用力,这样念动一致效果会更好。 2、下放:
保持双肘微弯的固定角度,两臂张开平稳下滑,慢慢放低哑铃,呈现画弧线的动作。向下侧分两臂时,肘部要微屈并略低于体侧,胸部要高高挺起。下放哑铃时注意力集中在胸缝处,靠胸肌的张力控制住哑铃缓慢下放,同时充分吸气、挺胸,幅度要完全到位。 4、训练要点
1.上臂与前臂之间所处的夹角,不管在举起或落下时,必须保持在100度~120度,使哑铃处于肩、肘关节的平面线上。挺胸沉肩,并使胸大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
2.整个动作过程要平稳,保持对哑铃的控制。
3.练习时负重不宜过大。哑铃的重量是重要的,一定要保证动作的协调统一。不要让一边标准,一边很变形,这样会影响两侧胸肌的不对称发展。
4.意念集中:注意集中在胸部肌肉,感觉胸肌被拉扯和收缩,为了使动作更加准确,可想像去抱一课大柱子,做此动作时不断在心里念着“抱住它!抱住它!” 呼吸方法:上举时呼气,下放时吸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