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潍坊科技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 授课人:王玮
课题 拉伸(压缩)变形—内力 课时 2 教学目的与
要 求 ⑴ 掌握轴向拉伸与压缩基本概念;
⑵ 熟练掌握用截面法求轴向内力及内力图的绘制; 教学重点
与
难 点 轴向内力及内力图的绘制 教
学
过
程 主要内容及步骤 备注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受轴向拉伸(压缩)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
1、内力的概念
2、求内力的方法——截面法
3、轴向内力及其符号规定
4、轴力图
课程总结
作业布置
授课效果
分析总结 轴向拉伸与压缩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
1、内力的概念
(1)内力的含义
(2)材料力学研究的内力——附加内力
2、求内力的方法——截面法
截面法的基本思想
假想地用截面把构件切开,分成两部分,将内力转化为外力而显示出来,并用静力平衡条件将它算出。
举例:求图示杆件截面m-m上的内力
图2-1 截面法求内力
根据左段的平衡条件可得:
ΣFX=0 FN-FP=0 FN=FP
若取右段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一样。
截面法的步骤:
①截开:在需要求内力的截面处,假想地将构件截分为两部分。
②代替:将两部分中任一部分留下,并用内力代替弃之部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
③平衡:用平衡条件求出该截面上的内力。
运用截面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力的可移性原理在这里不适用。
3、轴向内力及其符号规定
(1)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轴向内力,轴向内力FN的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即FN是垂直于横截面并通过形心的内力,因而称为轴向内力,简称轴力。
图2-2 不允许使用力的可移性原理
(2)轴力的单位:N(牛顿)、KN(千牛顿)
(3)轴力的符号规定:
轴向拉力(轴力方向背离截面)为正;
轴向压力(轴力方向指向截面)为负。
4、轴力图
何谓轴力图?
杆内的轴力与杆截面位置关系的图线,即谓之轴力图。
(a)
(b)
图2-3
轴力图的绘制方法
①轴线上的点表示横截面的位置;
②按选定的比例尺,用垂直于轴线的坐标表示横截面上轴力的数值;
③正值画在基线的上侧,负值画在基线的下侧;
④轴力图应画在受力图的对应位置,FN与截面位置一一对应。
轴力图的作用
使各横截面上的轴力一目了然,即为了清楚地表明各横截面上的轴力随横截面位置改变而变化的情况。
(4)注意要点:
①一定要示出脱离体(受力图);
②根据脱离体写出平衡方程,求出各段的轴力大小;
③根据求出的各段轴力大小,按比例、正负画出轴力图。
潍坊科技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 授课人:王玮
课题 拉伸(压缩)变形—应力 课时 2 教学目的与
要 求 1、掌握横截面应力计算方法,掌握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与
难 点 轴横截面应力计算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主要内容及步骤 备注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受轴向拉伸(压缩)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
1、应力的概念
2、横截面上的应力
(1)观察变形
(2)变形规律
(3)结论
横截面上正应力计算公式
正应力(法向应力)符号规定
3、斜截面上的应力
课程总结
作业布置
授课效果
分析总结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
1、应力的概念
(1)何谓应力?
内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集度,称为应力。
(2)为什么要讨论应力?
判断构件破坏的依据不是内力的大小,而是应力的大小。即要判断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是否会破坏,不仅要知道内力的情况,还要知道横截面的情况,并要研究内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集度(即应力)。
(3)应力的单位
应力为帕斯卡(Pascal),中文代号是帕;
国际代号为Pa,1Pa=1N/M2
常用单位:MPa (兆帕),1 MPa=106Pa=N/MM2
GPa(吉帕),1 GPa=109Pa
2、横截面上的应力
为讨论横截面上的应力,先用示教板做一试验:
图2-4 示教板演示
观察示教板上橡胶直杆受力前后的变形:
受力前:ab、cd为┴轴线的直线
受力后:a’b’、c’d’仍为┴轴线的直线
有表及里作出
(1)观察变形 平面假设
(2)变形规律
(3)结论 横截面上各点的应力相同。
即 (5-1)
式中:σ——横截面上的法向应力,称为正应力;
FN——轴力,用截面法得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储罐制作、安装采用内挂操作平台正装法施工技术技术报告.doc
- 储煤仓球形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报告.doc
- 储氢材料的制备及物理化学性能技术报告.doc
- 储液加压罐设计技术报告.doc
- 储油罐管理规定技术报告.doc
- 储油罐基坑开挖施工方案技术报告.doc
- 储运部2013年度工作总结及2014年度工作计划技术报告.doc
- 楚材队二维跟踪太阳能发电车技术报告.doc
- 楚罐楚蒸项目创业计划书技术报告.doc
- 楚水实验学校校园植物生态文化研究技术报告.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