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配合治疗手足口病临床应用研究的应用.docVIP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治疗手足口病临床应用研究的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治疗手足口病临床应用研究的应用.doc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 鹿艳 271400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等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以发热和手、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属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约于病后1周自愈,但由于本病通常引起发热、口痛、拒食和烦躁等症状,患儿存在痛苦,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中医古代文献没有对手足口病的专门记载,但在宋代《小儿药证直诀》中载有“其疮出有五名,肝为水疱,以泪出如水,其色青小”“病疱者,涕泪俱少,譬胞中容水,水去则瘦故也”。基本概括了本病的疱疹特点。后世温病学派将皮疹类病列为温病的重要内容,故目前国内学者多数认为本病当归属中医的“时疫”“春温”“温病”“湿温”范畴。治疗从“温”论治。小儿脾常不足,肺脏娇嫩,最易受湿热邪毒,导致肺气失宣,首先出现发热、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当邪毒熏蒸口舌时,则出现口腔疱疹、口痛、流涎等症状;湿热熏蒸四肢时,则表现为手足疱疹;而邪毒还会使肺气、血运、心包等出现病症,导致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少雨无雪,天干物燥,患儿多表现发热、口干、大便干结、疱疹赤红,舌质干红、苔黄腻。三黄芦菊花苡仁汤,方中主药为大黄、黄连、黄芩,三药组成三黄泻心汤方,该方由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创,主治热毒炽盛结于三焦,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大黄泻下焦火,合则清泻三焦。同时,现代研究表明:大黄主含蒽琨类物,能促进肠蠕动,并诱杀病毒[1]。黄连主含黄连碱、小檗碱、对细菌、真菌、病毒有很好的拮抗作用[2]。黄芩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抗变态、抗病毒作用明显[3]。芦根生津止渴除烦,可防热盛伤及阴液;薏苡仁健脾胃,可防主药苦寒败胃;野菊花疏风平肝,可防热盛动及肝风,对小儿高热惊厥有预防作用。手足口病为肠道病毒感染,应用清泻三焦之法,使病毒从肠道排出,减少病毒在肠道增殖并吸收入血,切断病毒血症以及心肺脑变证发生。 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04月至11月收治的住院患患儿中随机抽取185例,符合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5例中男69例,女36例;年龄最大9岁,最小10月。对照组80例中男62例,女18例;年龄最大8岁,最小6月。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利巴韦林10 -15mg/kg、维生素C100-200mg/kg,以及对症处理等西药常规治疗。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三黄芦菊苡仁汤加减,清热解毒,润燥通腑。组方:生大黄(后下)3~5 g、黄连3~10 g、黄芩3~10 g、芦根5~15 g、野菊花8~15 g、薏苡仁8~15 g。辨证加减:发病早期,疹量少色红,着重清热解表、化湿透疹,可酌加金银花5~10 g、藿香3~8 g、葛根3~5 g。发病中期,疹量多色紫暗,疱疹浑浊,着重清热解毒、透营凉血,酌加水牛角(先煎)10~20 g、生地黄5~15 g、柴胡5~10 g、生石膏5~10 g。   用法:以上药物加水500 mL,浸泡30分钟,以大火煎至沸腾,改为温火煮15分钟,煎药约100 mL,保留灌肠,保留10-20分钟。每日1次。。 2.3疗效判断   显效:经治疗后3 d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如发热退,疱疹消。有效:经治疗后3 d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或无加重。无效:治疗3 d内热度渐高,疱疹多,或出现心、脑、肺等变证。 3、治疗结果 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85.00 %,治疗组有效率为98.09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治疗手足口病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讨论 有些患儿家长担心灌肠会有副作用,对肠道有损伤,给患儿带来痛苦,在实施灌肠前向患儿家长详细讲解灌肠的原理及过程,让其明白中药灌肠的好处就是毒副作用小。此外,中药保留灌肠法已在临床使用多年,是一个比较好的给药途径,主要是通过肠壁的吸收,可利用肠壁的半透膜的渗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疗作用。在实施灌肠给药时,手法要轻,以免损伤肠道,在实施灌肠给药后由患儿家属以手捏双臀部约10 min,待药液充分吸收后松开手。另外,少部分患儿实施灌肠后出现腹痛现象,所以在实施中药灌肠前给中药适当加热,出现腹痛时嘱家长给患儿局部热敷。 至2012年4月应用于临床。此疗法发挥了中药治疗手足口病积极作用,与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应用中药汤剂灌肠,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的难题。2、用药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尤其婴幼儿易接受。3、西医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临床使用的抗病毒药利

文档评论(0)

wdhtm3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