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29年2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二十八号——农民运动的策略》中使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完整的概念:“六次大会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和数年来农民宝贵经验,指出农民运动的路线,其主要精神是争取广大的农民群众建立农村中反地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巩固无产阶级在农民革命斗争中的领导。”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P12)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第五,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导致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近代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在各种压迫之下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19世纪40、50年代,已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工人阶级。他们主要是外国轮船上的船员、香港及沿海通商口岸的船坞工人、码头工人以及其他少数的工厂的工人。 19世纪60、70年代,在通商口岸,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于是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出现了。 伴随而生的新的社会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近代知识分子,再加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强烈要求反对剥削,反对压迫的农民群众,构成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支柱,中国历史才由此最终打通了前进的道路。 四、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 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2.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1. 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这两对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近代中国以来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近代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这两对矛盾的地位也有不同。当帝国主义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将特别尖锐,阶级矛盾则会降到次要和服从地位。而当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势力结盟并以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时,中国人民斗争的矛头将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则退居次要地位。 2.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中国革命与现代化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始终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个任务的主题、内容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离。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志士仁人提出过各种主张,进行过艰辛的探索。但在近代中国,中国人民必须以革命的方式首先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实现了民主革命的直接目标,才能从根本上解放被落后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雅茹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政治上:中央集权制 经济上:小农经济 意识形态领域:儒学占统治地位 2.东西对视 3. 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 案例导入: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 哥伦布 郑和(1371—1435年) 1405-1433年,中国明朝的郑和从南京下关宝船厂出发, 7次率庞大的舰队沿江、浙、闽、粤海岸南下复西行,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肯尼亚的蒙巴萨,访问了亚非沿岸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435年(宣德八年),他在归途中客死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之科泽科德)。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一般每次达260余只,人员2.7万多。 宝船载重量估计为1500吨 ,长138米,最大的相当于一个足球场 。 哥伦布航行4次,历时13年(1492-1504年). 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开始美洲航海探险时所率领的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