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方法 (多媒体) 大使 口授 老师 讲解 背景材料 同学 准备 相关问题 外交小故事3 在复杂的外交关系中,特殊访问礼宾要适度 1972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访问。由于对这次访华中美双方在表述上有分歧以及当时中美关系的大背景,所以,在尼克松来之前,周总理给外交部确定了接待方针:不冷不热,不卑不亢,待之有礼,不强加于人。 ?? 1989年5月,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身份正式访问中国,这是轰动世界的大事,从此中苏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邓小平同志对此考虑非常细致,他将此次会晤概括为8个字: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他指示外交部,在礼仪安排上不要太热,要适度。这就表现在他与戈尔巴乔夫见面时的动作上。邓小平叮嘱,他在与戈尔巴乔夫见面时,只握手,不拥抱,并要求礼宾司要提前与苏方打好招呼。 外交小故事4 ? 礼宾疏忽带来外交尴尬 外交礼宾,不但表现在外交活动的待人接物中,还包括外事活动的穿戴。1990年,我国某位领导人访问印尼。按照惯例,在领导人出访前,外交部会派人前往出访国进行准备工作。有关同志在和印尼方面商谈时,对方提出,对方领导人的欢迎宴会十分隆重,男士要穿“Blacktie”。该同志错以为这是指深色西服扎深色领带,实际上,这是指晚礼服。结果,晚宴时,我国领导人及陪同人员均穿深色西装出现,而对方却是所有男士都穿着黑色晚礼服出席。可想而知,这多少给宴会带来了一丝尴尬的气氛 *新中国历任外交部长 周恩来 陈毅 姬鹏飞 乔冠华 黄华 吴学谦 钱其琛 唐家旋 李肇星 杨洁篪 王毅 新中国外交风云组图 1、首任外交部长——周恩来(1949-1958) 周恩来(1898.3.5-1976.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54年9月前称政务院)总理,1958年前兼任外交部长,历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主席等职。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和法国求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后,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等职。大革命失败后,先后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和南昌起义。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1931年底,进入江西和福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2? ?第二任外交部长——陈毅(1958~1972) 陈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1954~1972)兼外交部长(1958~1972)。获元帅军衔。四川乐至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随南昌起义部队南进,1928年4月与毛泽东会师于井冈山,参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和反“围剿”斗争。红军长征后,他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抗日战争时期,他任新四军代军长,领导开辟苏南、苏北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军长、华东军区司令员和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参与组织领导了淮海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 陈毅(1901.8.26~1972.1.6) 3 、第三任外交部长——姬鹏飞(1972-1974) 姬鹏飞(1910.2.2~2000.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山西临猗人。1931年参加宁都暴动后加入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长征。长期担任军队卫生工作和军队政治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外交部工作。历任中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外交使团大使衔团长(1950~1953)、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首任大使(1953~1955)、外交部副部长(1955~1972)、外交部部长(1972~1974)。 4?、第四任外交部长——乔冠华(1974.11-1976.12) 乔冠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1974.11~1976.12)。江苏盐城人。早年留学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撰写国际评论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1964.3~1974.11)等职。 参加的重要外交活动和工作有:1950年10月,作为顾问,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派代表伍修权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控诉美国对中国领土台湾的武装侵略。1951年7月,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李克农的主要顾问,参加板门店朝鲜停战谈判。1954年4月,随同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 乔冠华(1913.3.28~1983.9.22) 5?、第五任外交部长——黄华(1976.12—1982.11) 黄华(1913.1.2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