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第二课时)讲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为来源 煤 石油的燃烧,矿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 治理: 5、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等)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气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重点、考点) 2、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的环保意识(考点) 自学指导(一) 认真阅读课本28页氧气内容 ,3分钟后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各图,思考其意 2、归纳氧气的用途有哪些? 1、氧气(用途)P28 二、 用途 自学指导(二) 认真阅读课本28页氮气内容 ,2分钟后完成下列问题: 1、氮气的用途有哪些? 2、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哪些? 2、氮气用途及物理性质  P28 用途:做保护气、化工原料、 液氮可用作冷冻剂等。 ☆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说明氮气能否支持燃烧? ☆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能否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 ? P29 不能 能 能(无色无味) 不能 1、你能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吗? (填表) 书29页 颜色 状态 气味 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熔点 沸点 是否易溶于水 氮气 1.251g.L-1 -209.9°C -195.8°C 无色 气体 无味 不易溶于水 2、氮气的性质与氧气比较哪个活泼? P29划书 从红磷在氮气中不能燃烧的事实,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许多实验事实表明,氮气不如氧气活泼! 氮气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06中考题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自学指导(三) 认真阅读课本29-30页稀有气体和保护空气内容 ,3分钟后完成下列问题: 1、稀有气体包括哪些? 2、稀有气体有哪些用途? 3、空气污染物有哪些? 4、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3、稀有气体(用途) 氦He 氖Ne 氩Ar 氪Kr 氙Xe P29,30划书 无色、无味、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电光源、保护气、激光技术、 低 温麻醉。 保护空气 三 空气质量日报 p31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0以上 质量级别 Ⅰ Ⅱ Ⅲ⑴ Ⅲ⑵ Ⅳ⑴ Ⅳ⑵ Ⅴ 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微污染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中度重污染 重度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API):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数值形式 表2-1 空气质量分级标准 污染指数 …………………. 300以上 质量级别 …………………. Ⅴ 质量状况 …………………. 重度污染 数大级高质量差 P31划书 酸 雨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二氧化硫 氟利昂等 二氧化碳 世界三大环境问题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天空更蓝 植树造林 种草 P30划书 3.空气污染的防治: 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燃烧时进行脱S处理) 2、改进燃料结构,安装净化装置,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4、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3、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利用等。 6、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制定标准、加强监测。 练一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氮气等气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 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后,发现红 磷还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 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图 中A位置。(1) 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氮气约为4/5。能够得到该结论主要是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请写出其中的两点: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氮气不溶于水 氮气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文档评论(0)

风凰传奇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