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近现代建筑
时代背景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阶段。而到了十八世纪末首先在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继英国之后,美、法、德等国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到十九世纪,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从轻工业扩展到重工业,并于十九世纪末达到高潮。西方国家由此步入工业化社会。
这个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发生了种种矛盾与变化: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冲击之间的矛盾;建筑师所受的传统学院派教育与全新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城市人口的恶性膨胀和大工业城市的飞速发展等。这是一个孕育建筑新风格的时期,也是一个新旧因素并存的时期。
新材料和新技术
开始于十八世纪中期的英国工业革命导致社会、思想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对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是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同时又是一场剧烈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一方面是生产方式和建造工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途。正是应用了这些新的技术可能性,突破了传统建筑高度与跨度的局限,建筑在平面与空间的设计上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同时影响到建筑形式的变化。这其中尤其以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最为突出。
初期生铁结构
水晶宫 以金属作为建筑材料,早在古代建筑中就已开始,而大量的应用,特别是以钢铁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则始于近代。随着铸铁业的兴起,1775~1779年第一座生铁桥(设计人:Abraham Darby)在英国塞文河上建造起来,1793~1796年在伦敦又出现了更新式的单跨拱桥——桑德兰桥,全长达236英尺(72米)。在房屋建筑上,铁最初应用于屋顶,如1786年巴黎法兰西剧院建造的铁结构屋顶(设计人:Victor Louis)以及1801年建的英国曼彻斯特的萨尔福特棉纺厂(设计人:Watt and Boulton)的七层生产车间,这里铁结构首次采用了工字形的断面。另外,为了采光的需要,铁和玻璃两种建筑材料配合应用,在十九世纪建筑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如巴黎旧王宫的奥尔良廊(1829-1831,P.Fontaine)、第一座完全以铁架和玻璃构成的巨大建筑物——巴黎植物园的温室(1833,Rouhault),而最著名的则是1851年建造的伦敦“水晶宫”
钢铁框架结构
巴黎圣日内维夫图书馆 框架结构最初在美国得到发展,其主要特点是以生铁框架代替承重墙,外墙不再担负承重的使命,从而使外墙立面得到了解放。1858--1868年建造的巴黎圣日内维夫图书馆,是初期生铁框架形式的代表。此外还有:英国利兹货币交易所、伦敦老火车站、米兰埃曼尔美术馆、利物浦议院、伦敦老天鹅院、耶鲁大学法尔南厅等。美国1850-1880年间“生铁时代”建造的大量商店、仓库和政府大厦多应用生铁构件门面或框架,如圣路易斯市的河岸上就聚集有500座以上这种生铁结构的建筑,在立面上以生铁梁柱纤细的比例代替了古典建筑沉重稳定的印象,但还未完全摆脱古典形式的羁绊。在新结构技术的条件下,建筑在层数和高度上都出现了巨大的突破,第一座依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起来的高层建筑是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1883-1885,William Le Baron Jenney),共十层,它的外形仍然保持着古典的比例。
英国利兹货币交易所 伦敦老火车站 米兰埃曼尔美术馆 利物浦议院 伦敦老天鹅院 耶鲁大学法尔南厅 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 “带形城市”
(linear city)
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带形城市”的规划原则是以交通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城市的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大部分居民日常上下班都横向地来往于相应的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交通干线一般为汽车道路或铁路,也可以辅以河道。城市继续发展,可以沿着交通干线(纵向)不断延伸出去。带形城市由于横向宽度有一定限度,因此居民同乡村自然界非常接近。纵向延绵地发展,也有利于市政设施的建设。带形城市也较易于防止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过分集中,导致城市环境恶化。?
较有系统的带形城市构想,最早是西班牙工程师A.索里亚·伊·马塔在1882年提出的。他认为有轨运输系统最为经济、便利和迅速,因此城市应沿着交通线绵延地建设。这样的带形城市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不仅使城市居民便于接触自然,也能把文明设施带到乡村。
现有城市 现有城市
弧状的“带形城市” 1892年,索里亚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在马德里郊区设计一条有轨交通线路,把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手术室规章制度33项汇编.pdf VIP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学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工作的创新-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第2020040期)-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pdf VIP
- 劳动实践(教案)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docx VIP
- 2024年湖北省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数学试题(d含答案).pdf VIP
- 新教科版六上科学1-2《怎样放得更大》练习题(含答案).docx VIP
- 冶金消防安全知识课件.pptx
-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2024).pptx VIP
-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ppt课件.pptx VIP
- 迅达5400综合系统介绍(2).pdf
- 新教科版六上科学知识点+练习题-1.2《怎样放得更大》.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