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移情法 移情(empathy)是对他人的了解和认同,是设身出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感受。 (三)习得的抑制 (四)置换 (五)寻找替罪羊 (六)大众传媒的控制 施与报:中国人的助人行为 中国人与西方人助人行为的区别 (1)在确定哪些人应该获得帮助的问题上,西方表现出了更多的普遍性,而中国人则表现出了较多的特殊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人的看法是不同的。 (2)中国人在做出助人行为时,常常受到中国文化特有的“施报观”的影响,而这种独特的“施报观”与西方人的社会交换法则又有极大的不同。 从“报”的具体运作和现有的研究来看,这种特定的社会行为原则所具有的特征: (1)往还性(2)情感性 (3)增量性 (4)延迟性(5)区别性 (6)角色差异 中国人的助人行为及助人观的特点: 首先,中国人一般都认为对助人行为应有所酬赏而不管是行为的物质的报答,还是精神的言语的感激。 其次,中国人对助人行为的“施报观”是由两个主要的原则构成的:即受恩者的“知恩必报”和施予者的“不思回报”。 再次,虽然在中国人的“施报观”中物质性酬赏和精神性酬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别,但这两者的价值都不在酬赏本身,而在于它是表达心意的方式。 最后,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在倡导“知恩必报”的同时,又对“市恩”即那种帮助他人为了回报的行为表示厌恶和贬斥。 第三节 相符行为 一、从众 (一)从众的涵义 从众(conformity)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 谢里夫的“游动错觉”实验 该实验的具体过程: 一个被试被带进一间暗室,给他看一个实际上是静止的小光点,告诉被试这个光点正在运动(被试不了解游动错觉)。他们的任务是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 结果,不同被试的估计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有的认为光点仅移动了几英寸,其他被试则认为光点移动了二十或三十英寸。 经过几次实验以后,被试开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估计移动的范围。比如一个被试第一次估计光点移动了15英寸时,然后又说12英寸,第三次是14英寸,那么他所确定的范围就是12~15英寸。 实验的第二部分: 谢里夫把三或四个人一起放在同一个暗室里,他们都参加过前一部分实验,并已经建立起各自的范围,但他们的范围是各不相同的。 研究者发现,当由2~3人组成的小组面对同一光点时,要求他们分别说出自己的 该实验表明: 在情况模糊不明确的条件下,一个人对外界的认识或见解,会受到别人的认识和见解的影响。 这表明群体的规范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甚至这种约束并没有被人们意识到。 这种实验室中得出的结果,完全符合现实存在的群体情况。 实验结论: 人们在不知情况不能确信自己的情境中,出现了一种从众行为。而这种从众行为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所引起的。 * * 2、阿希的“三垂线” 从众经典实验研究 他制作两张卡片: A卡片上画一条竖杠。 B卡片上画三条竖杠。其中,中间那条与A卡片上的竖杠一样长。 然后,让每组7个大学生参加实验 (其中1、2、3、4、5、7号皆为实验者助手,只有6号为实验对象),让大家比较三条直线的B卡片上哪条直线与A卡片上的直线长短相等。 在跟随小组判断时,由于从众情境的影响,其判断准确性大大降低。 被试独自判断时正确率超过99%。 A卡片 B卡片 阿希实验中被试出现的三种错误: (1)知觉歪曲 (2)判断歪曲 (3)行为歪曲 (三)从众的原因 1、行为参照(信息性动机) 2、寻求安全心理 3、群体凝聚力 (四)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的因素 (1)群体的一致性 (2)群体的规模 (3)群体的凝聚力 2、个体因素 (1)年龄和性别 (2)知识经验 (3)个性特征 3、刺激因素 (1)刺激物的清晰性 (2)刺激物的内容 4、文化因素 时尚中的从众 美国女性标准身材的演变 20世纪初:丰腴型 20年代:轻佻女郎时代(瘦长而平胸) 40年代:格拉布尔式的丰腴型 50年代:曲线优美(梦露) 60年代:苗条身材 二、服从 (一)服从的涵义 服从(obedience)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外界压力主要来自他人和规范。 服从与从众的区别:1)压力源不同 2)发生方式不同 3)造成后果不同 (二)服从现象的实验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与你同行——交换生大会资料.ppt
- 语文20课汇总资料.ppt
- 语文S版四年级下第二课《只拣儿童多处行》资料.ppt
- 语文八年级下苏教版26《悼念玛丽居里》课件(14张)资料.ppt
- 语文版5.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课时119张资料.ppt
-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复习资料.ppt
- 语文教师朗读与学生朗读指导(含字音)2013.12.21资料.ppt
- 语文课前三分钟。王文博资料.ppt
- 语文六年级上人教版4.12《争画》课件资料.ppt
- 语文七色光五资料.ppt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永州市祁阳一中下学期高三语文试题3月考前密卷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克东一中、克山一中等五校联考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重庆市第三十中学高三最后一模英语试题含解析.doc
-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河北景县梁集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石门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doc
- 2024届山西省四校高三第三次测评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江苏如皋市江安镇中心中学高三5月单元检测试题(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4届江西省吉安一中高考压轴卷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 2024届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