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职业危害防治(全员)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危害防治 金黄庄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办公室 孟祥浩 我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煤矿的防尘设备和基础设施有了一定改善,广大煤矿职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有所增强,2010年我国原煤产量约32亿吨,是2005年的1.5倍,占世界煤炭产量的45%,中国原煤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迄今约有1600万家企业 存在有毒有害场所,受不同程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总数高达2亿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形式依然严峻。 我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现状 据卫生部统计报告,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例。2009年新发职业病18128例,同比上升32%。职业病病例数最多的是煤炭行业,占41.38%即煤矿就有约30万例。目前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2009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4495例(占职业病报告总数的79.96%),其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就有13320例占91.89%。尘肺病发病工龄缩短,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中、小型企业尘肺病发病形式严峻,超过半数的尘肺病分布在中、小型企业。 我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现状 据国家安监总局、全国总工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一项调研显示,多数煤矿井下粉尘浓度严重超标,自1983年至2008年,煤矿最高浓度范围198~~3420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的56.6~~977倍,每年有大量职工患上尘肺病。截至2007年底,全国煤矿企业累计尘肺病患者31.2万例(不包括乡镇煤矿),尘肺病检出率高达7.2%。 我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现状 一些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率低,职业病诊断漏诊现象突出。 调研显示,部分企业在岗职工的最低受检率只有32.2%,有64.3%的煤炭集团没按照规定对退休工人进行体检。 全国煤矿约有265万接尘人员,据测算,每年有5.7万人患上尘肺病,因尘肺病死亡的则有6000余人,是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2倍。 现行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47号令)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49号令)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50号) 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51号令)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 (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 职业病 一、 概念: 是指劳动者在生产或工作中由于某种劳动的性质或特殊的劳动环境而引起的疾病。 二、分类: 根据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最新颁布的《职业病目录》的规定,法定的职业病现有10大类、115种,这10大类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的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口腔疾病、职业肿瘤和其他职业病。 三、尘肺病: 1、定义: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肺纤维化就是肺间质的纤维组织过度增长,进而破坏肺组织,使肺的弹性降低,影响肺的正常护膝功能。 三、尘肺病: 2、分类:尘肺病是对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组织纤维化疾病的统称,我国法定职业病目录中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电墨尘肺、碳墨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以及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四、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1、粉尘:煤尘、岩尘、水泥尘等、 2、化学物质: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等 3、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等。 五、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与预防: 1、粉尘类的危害与预防: (1)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粉尘进入肺泡后,肺泡内的巨噬细胞视粉尘为异物将其吞噬,导致一系列复杂的身体反映,促进肺细胞纤维化,使受影响的肺泡“死亡”时,最终导致尘肺病,人将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尤其是二氧化硅能引起严重的尘肺。 五、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与预防: (2)、煤矿场所防尘主要有:湿式作业、防尘喷雾、加强通风、炮采使用水炮泥、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等。 (3)、接触粉尘类的职工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五、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与预防: 2、化学物质类的危害与预防: (1)生产性毒物自要经过呼入由呼吸道进入肺循环;经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经口腔统一进入血液循环。毒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出汗、腹痛、腹泻、头晕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缓、昏迷等严重症状。 五、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与预防: (2)煤矿场所防治化学物质主要有:加强通风、动态监测、警示标志、及时撤离。 (3)个体防毒主要有:穿防护服、防护鞋、戴防护帽、防护眼睛、防护手套等,同时可以佩戴防毒面具、防护口罩。 五、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与预防: 3、物理因素类的危害与预防: (1)长时间接触噪声导致听力阀值提高,造成不可逆性的噪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