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斜弯曲 圆形、环形截面梁应用 组合变形 中性轴位置: 过截面形心 危险点位置: 在危险截面的外凸角点上 组合变形 偏心受压柱 中性轴位置: 不过截面形心 危险点位置: 在危险截面的一个外凸点上 组合变形 弯扭组合 T M 危险点位置: 在截面上下两点 提示 弯扭组合问题的强度应考虑在危险点处应用强度理论。 组合变形 拉弯扭组合 危险点位置: 在截面上点或下点 提示 含有扭转的组合问题应考虑在危险点处应用强度理论。 T M FN 分析和讨论 C B A 15 45 C B A 15 45 偏心受压柱的某横截面上,若 A 点的正应力为 16 MPa,B 点的正应力为零,C 点的正应力为多少? 提示 若已知梁的横截面上 A、B 两点的正应力为零,则AB 的联线上所有点的正应力均为零,AB 即为中性轴。 三、结构的失效 构件的失效 危险截面和危险点 组合结构的失效 材料的破坏及极限荷载的概念 刚度不足与稳定性不足 拉压、扭转、弯曲情况下的危险点 拉弯组合、斜弯曲、弯扭组合等情况下的危险点 静定结构的承载能力 超静定结构的承载能力 提示 在静定结构中,一个构件失去了承载能力,整个结构也就失去了承载能力。 F ? H 设中间杆的轴力为 FN l,三斜杆的轴力均为 FN2 。 例 四根直径均为 d 的细长圆钢制成如图的结构。斜杆与竖直方向成 ? 角,且下端在刚性圆环上等矩排列。求结构在 F 向上和向下的两种情况下的失效荷载之比。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结构是超静定的。 平衡条件 物理条件 几何条件 F ? FN2 FN1 H 预应力与荷载应力的叠加 二、平衡与叠加 整体平衡 局部平衡 利用变形趋势分析构件受力 横截面上正应力分布规律分析 各类平衡微分方程的建立与应用 横截面上切应力分布规律分析 叠加原理及其应用 内力的叠加和应力的叠加 位移的叠加 预应力与荷载应力的叠加 卸载过程 —— 反方向加载 D ? p 例 内径为 D、壁厚为 ? 的薄壁长圆筒承受内压,其材质为铜,为了提高其承载能力,可在其外沿紧密地缠绕一层具有预紧拉力的钢丝。钢丝直径为 d 。若要使内压为 p 时铜质圆筒的环向应力为零,钢丝的预紧拉应力为多大? 分析和讨论 能否将钢丝层简化为又一个薄壁圆筒? D ? p p p? 若将钢丝层对薄壁圆筒的压力视为 p?,能否使用下述式子计算应力? D ? p D ? p 例 内径为 D、壁厚为 ? 的薄壁长圆筒承受内压,其材质为铜,为了提高其承载能力,可在其外沿紧密地缠绕一层具有预紧拉力的钢丝。钢丝直径为 d 。若要使内压为 p 时铜质圆筒的环向应力为零,钢丝的预紧拉应力为多大? 分析和讨论 能否将钢丝层简化为又一个薄壁圆筒? p p? 若将钢丝层对薄壁圆筒的压力视为 p?,能否使用下述式子计算应力? D ? p 例 内径为 D、壁厚为 ? 的薄壁长圆筒承受内压,其材质为铜,为了提高其承载能力,可在其外沿紧密地缠绕一层具有预紧拉力的钢丝。钢丝直径为 d 。若要使内压为 p 时铜质圆筒的环向应力为零,钢丝的预紧拉应力为多大? 截取单位长度, 1 p 再截取其一半。 1 单位长度内单边的钢丝根数 单位长度内单边的钢丝面积 例 内径为 D、壁厚为 ? 的薄壁长圆筒承受内压,其材质为铜,为了提高其承载能力,可在其外沿紧密地缠绕一层具有预紧拉力的钢丝。钢丝直径为 d 。若要使内压为 p 时铜质圆筒的环向应力为零,钢丝的预紧拉应力为多大? 截取单位长度, 再截取其一半。 单位长度内单边的钢丝根数 单位长度内单边的钢丝面积 1 (1)先考虑由于钢丝张紧力所引起的圆筒周向应力。 1 提示 在求解具有装配应力的荷载问题时,可以先求解装配应力问题,再求解外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然后再把两个结果叠加。 1 ?S1 1 ?S1 ?C1 (2)再考虑由于内压所引起的钢丝张紧力和圆筒周向应力。 1 p 1 ?C2 p 1 ?S2 ?C2 p 这三种力要素在结构中构成超静定问题: 这两种力要素在结构中构成静定问题: (1)先考虑由于钢丝张紧力所引起的圆筒周向应力。 (2)再考虑由于内压所引起的钢丝张紧力和圆筒周向应力。 这三种力要素在结构中构成超静定问题: 这两种力要素在结构中构成静定问题: 提示 在求解具有装配应力的荷载问题时,可以先求解装配应力问题,再求解外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然后再把两个结果叠加。 1 ?S2 ?C2 p 1 ?S2 ?C2 p 平衡条件 物理条件 考虑施加钢丝张力后再施加内压而引起的圆筒周向应变的增量。 钢丝周向应变增量 由于内压为 p 时圆筒环向应力为零,故有 平衡条件 物理条件 考虑施加钢丝张力后再施加内压而引起的圆筒周向应变的增量。 钢丝周向应变增量 由于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