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認同的尋覓----以高砂義勇隊的教育經驗為焦點-臺灣原住民族.doc
認同的尋覓----以高砂義勇隊的教育經驗為焦點
張耀宗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
摘要
在歷經荷西、明鄭與清代三個時期的殖民統治,1895年後的台灣原住民又見識到一位新的殖民統治者----日本。在殖民統治的後期,日本殖民者為了應付戰爭所需的人力,徵調原住民成為「高砂義勇隊」,赴菲律賓、新幾內亞與南太平洋群島。目前的研究缺乏對這些從軍行為的探討,無從瞭解推動他們成為「日本軍人」的背後成因為何。「認同」當然是激勵這些原住民勇於從軍的原因之一,而殖民教育的經驗則為認同的來源之一;因此,研究者將試著以高砂義勇隊隊員的教育經驗為焦點,探討從中而來的認同之尋覓、探索與定位,及旗與從軍行為之間的關係。
關鍵詞:認同、高砂義勇隊、教育經驗、日治時期、台灣原住民。
Looking for Identity: Focusing on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of Takasago Volunteers
Abstract
Taiwan aboriginal people met a new colonial governor—Japanese after 1895 through Dutch-Spanish, Ming-Cheng, Ching dynasties periods. In the last part of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colonial governor requisitioned Taiwan aboriginal people as soldiers to supply the battle manpower. Those Taiwan aboriginal soldiers were named as ‘Takasago Volunteers’, and participated the war in Philippine, New Guinea and the South Pacific Ocean islands. As wanting for inquiring the soldiering behaviors of Takasago Volunteers in the recent researches, we cannot understand the causes to push them as ‘Japanese soldiers’. Identity is a cause to initiate aboriginal people as ‘Japanese soldiers’, and it could be found from the Takasago Volunteers’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The researcher will attempt focusing on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of Takasago Volunteers, and inqui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and the soldiering behaviors of Takasago Volunteers.
Keywords: identity, Takasago Volunteers,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aiwan aboriginal people.
前言
二次大戰末期,為了應付太平洋與東南亞戰爭的龐大兵力需求,台灣總督府由原先的志願兵制度,進而推動徵兵制,開始大量徵集臺灣人前往戰場,這其中當然包括原住民。「高砂義勇隊」就是被徵集的台灣原住民部隊,從1942 年到1945年有八次的徵集(有一說是七次,第八次未能成行),除此之外另有陸軍與海軍的特別志願兵。當時的高砂義勇隊被分派的區域,除了第一回的菲律賓外,二至七回則分布在西南太平洋的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拉包爾群島、摩羅泰群島等地(陳淑美,1993)。當時的高砂義勇隊被編為軍屬,擔任搬運、協助建造機場、與打叢林游擊戰的工作,沒有正式的軍階,在正式戰史的記載上付之闕如,無法像一般日本軍人有「戰友會」組織,糾集眾人形成集體記憶(陳淑美,1993)。
自從1970年代阿美族人李光輝(阿美族名史尼育唔,日本名中村輝夫)在印尼叢林裡被發現後,這段塵封已久的歷史才被開啟。接著,台籍原日本兵組織成立,展開對日本政府索討戰時未領軍事儲金、薪資、年金與儲金的法律行動,「高砂義勇隊」才逐漸為人所知。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從一開始的武力鎮壓與改變台灣人的風俗習慣,「內地延長主義」的同化策略,直到進入戰時體制的「皇民化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