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發展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電腦發展史.ppt

電腦發展史 80209張書平 電腦發展史--第一代電腦 西元1940年~1958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方要求賓州大學莫奇來(Mauchly)博士和他的學生愛克特(Eckert)設計以真空管取代繼電器的“電子化”電腦ENIAC,目的是用來計算砲彈彈道。 電腦發展史--第一代電腦 西元1940年~1958年 這部機器使用了18800個真空管,長50英呎,寬30英呎,佔地1500 平方英呎,重達30 噸(大約是一間半的教室大,六隻大象重)。它的計算速度快,大約一秒鐘可以做300多個乘法運算。然而,這部龐然大物所產生的熱量造成嚴重的冷卻問題,同時消耗大量電力。 另外,真空管的損耗率相當高,幾乎每15分鐘就可能燒掉一支真空管,操作人員須花15分鐘以上的時間才能找出壞掉的管子,使用上極不方便。 電腦發展史--第二代電腦 西元1959年~1963年 西元194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J.Bardeen、H. W. Brattain和W. Shockley共同發展出電晶體,這項發明給一般的電子應用帶來極大的變革,尤其是電腦。 電子元件由真空管進步電晶體(Transistor) 其大小只有真空管的二十分一,耗電量及散熱量都少了很多,1954 年遂有了以電晶體代替真空管的電製造成功,是第二代電腦的開始。在記憶單元使用磁心,亦為本時代的特徵之一。 電腦發展史--第三代電腦 西元1965年~1970年 電晶體的時代維持了十年,1964年4 月1日,電腦界的巨無霸-美國IBM 公司向全世界宣佈,使積體電路(IC, Integrated Circuit)研製成功IBM 360型電腦,是第三代電腦的開始,電腦的速度又快了幾百倍。 電腦發展史--第三代電腦 西元1965年~1970年 積體電路為,一個大小約1公厘(mm)四方的東西,它由矽作成,是一種能傳導電流的晶體,一片比八分之一英吋還小的晶片上,包含了幾百個電子原件,構成一個完整的電子電路,一個一公分平方的晶片就可以存放相當於一份報紙的字數,而且計算速度幾乎快到以十億分之一秒為單位。另外,使用三千三百萬個小時後,才可能發生故障,因此耗用能源少,價格更為低廉。 由於採用積體電路,電腦的體型便顯得輕巧玲瓏了。但是其更大的優點為促進電腦的高性能化,高信賴化,動作的高速化。電腦有各種各樣的規模,所謂規模之不同,係表示其演算速度,記憶容量,或事務處理能力等各有差別。 電腦發展史--第四代電腦 西元1971年~至今 西元1975年,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被完成,一片積體電路晶片可裝進上萬個電子原件,體積比第一代電腦小了數百倍,計算速度卻快了千倍以上。它促進了設計電子電路、資料通訊、計算機軟硬體和輸入/輸出裝置的長遠進步。這種晶片製造的電腦,就是近代風行的個人電腦(PC, Personal Computer)。 電腦發展史--第四代電腦 西元1971年~至今 延續超大型積體電路而發展的微處理機,體積小,能力強大而價格低廉,更可實際應用於家庭和商業利用於每一種機器上,如:微波爐、冷氣機、電視、洗衣機等等。無庸置疑,電腦將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到目前為止,個人電腦一直扮演時代進步的重要工具,在這個時代,資訊工業正處於快速成長階段,進步之快讓人無法喘息,微處理機(CPU)的處理速度與日俱增,以往複雜的立體動畫浮點運算,原本要花二十幾天的計算時間,現在只要一分半鐘,甚至更快的速度便可完成,您可以想像的到嗎? 謝謝觀賞 * * 全世界第一部電腦-ENIAC 第一代電腦使用的電子原件:真空管 第二代電腦主要電子原件: 電晶體(放在一塊錢上) 由於全面性的使用電晶體,以及電腦內部的回路理論的發達等,促進了演算或記憶的高速化和安定化。在電路單元,真空管的壽命比較短暫,與此比較電晶體的壽命幾乎等於半永久的,其信賴性也比真空管高100 倍,從這些事實察知,電腦也迎接了電晶體的黃金時代。 在此時代,出現了配合使用目的各種電腦,也就是製出科學技術計算處理用,事務資料處理用,或能處理兩者的通用電腦。 IBM SYSTEM 360 第三代電腦主要電子原件:  積體電路(IC) 第四代電腦主要電子原件:  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 第四代電腦-個人電腦(微電腦)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