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文言文句式教案
学生姓名 教师
姓名 陈少敏 授课
日期 2014年月日
教学内容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整合
教学目标
了解初中文言文各种句式
句子是文章的基础,让学生掌握好最基础的东西。
通过句子能更快更好地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判断各种句式
教学环节
课前回顾。了解学生对文言文词语积累的掌握程度。
重点讲解如何判断句式的方法。
回顾本组基础知识,加深掌握程度。
在初中阶段,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有四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以及倒装句,具体如下:
1、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的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古代通常不用“是”来联系,而是采用以下方式表示。
(1)
主语后用“者”字提顿,谓语后用“也”帮助判断,构成“……者,……也”式。有时省去“者”,有时省去“也”,有时“者”、“也”都不用。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可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可译为: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人。
刘备天下枭雄。可译为:刘备是天下勇猛的人。
(2)
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可译为:应当做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数之大观也。可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3)
如,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可译为: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这是和他们一样的。
判断句子特殊标志,需要记住。
2、被动句:
现在被动句常用“被”来表示,文言文常用介词“为”或“于”来表被动,偶尔也用“见”或“被”,而且它们的用法也各不相同。
(1)
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可译为:吴广平素很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替他出力。
其印为予群从辈所得。可译为:他的字模被我的侄子辈得到。
(2)
如,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可译为:而您被赵王所看重,所以燕王想和您结好。
(3)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可译为: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
(4)
如,帝感其诚。可译为:上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樯倾楫摧。可译为:船上的桅杆被吹倒了,船桨被折断了。
被动句需要仔细琢磨体会。
3、省略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只是文言文省略的情况更加普遍,几乎所有的句子成分都有省略。
(1)
省略主语的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有,只是在古汉语中更多一些。
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这句中的主语就省略了。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这句中的主语也省略了。( )表示是省略的主语。
(2)
谓语是对主语加以就明,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一般不省略,但在有些情况下谓语也可以省略。
如,一鼓作气 再( )而衰,三( )而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这两句中的( )中就是省略的谓语。
(3)
宾语是动词的受动对象,我们要注意动词谓语,就能分析被省略的宾语。
如,随园主人授( )以书。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余闻( )而愈悲。这几句( )中都是省略了的宾语。
(4)
介词“于”、“以”在文言文中常被省略。
如,林尽( )水源。
口技人坐( )屏障中。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 )卷底衣褶中。这几句( )中的就是省略的介词。
省略句需要字字对照,句句明其意。
4、倒装句:
(1)
文言文中有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句子的常式,但有时为了突出谓谏或表达某种感情,也可以把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
如,甚矣,汝之不惠。
美矣哉,我少年中国。
甚矣哉,为欺也!
现代汉语也有这种谓语提前的句子,如,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古汉语中的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具体条件是:以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如,且焉置土石?
子何恃而往?
微斯人,吾谁与归?
在否定句中,宾语为代词,宾语放在动词之前。
如,彼不我恩也。
城中皆不知觉。
(3)一般句子中,如果宾语需要前置时,必须在前置的宾语和谓语间加“之”或“之为”、“是”等作标志。
如,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定语后置句:
现代汉语的定语一般都放在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前,古文中有时为强调定语所表示的意义或使句子节奏短而鲜明,可以把较长的修饰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马之千里者。
于是集谢庄精技击之少年。
定语后置句的翻译,可在译文中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之前,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的习惯。但也可仍按原句式翻译,定语后置有两种作用,一是突出修饰成分,一是避免定语太长。可根据哪种作用为主,选择不同的对译方法,或者选择其它的对译方法。
(5)状语后置句:
用“以”和“于”组成介词短语,如果对译成现代汉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作状语,而在文言文中可以放在谓语之后作补语。
如,屠惧,投之(以骨)。?? … …用骨投之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尉首祭祀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把大事托付给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