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十三) 新人教版 .docVIP

新课标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十三) 新人教版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标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十三) 新人教版 .doc

课后作业(十三)(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2·肇庆一模)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材料表明(  )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2013届德州调研)对比图一和图二,从中可以观察到的是(  ) 图一 石犁   图二 铁犁生产模式的变化     B.生产工具的进步社会组织的完善 D.经营方式的改变(2012·潍坊北四县高三期中)《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由西域传入 B.属水力灌溉工具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D.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2012·淄博一模)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科学技术领先世界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水利灌溉技术先进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2013届沈阳质检)《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2012·南阳模拟)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 B.小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 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2013届衡水质检)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  )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2012·辽宁实验中学高三模拟)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  )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2013届日照月考)下面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插图,其配文注解为“鲁智深来到五台山福地牌楼前的小市镇买些酒吃,听到叮叮当当的去处,却是三个人在那里打铁,他进去说打禅杖和戒刀”。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是(  ) 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2012·北京西城区期中检测)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从材料可以得到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 ②冶铁业发展带动人口聚居情况的出现 ③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A.①②③ B.①②④(2013届宿州质检)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2012·北京模拟)中国自春秋战国就步入了铁器时代,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居于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 铁锄     铁犁      铁镰 材料二 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史记·平准书》材料三 (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10分)(2)材料二表明汉武帝采取怎样的经济政策?并写出这6分)(3)材料三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