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叶绿素铜钠盐 多以植物(如菠菜等)或干燥的蚕沙为原料提取出叶绿素。 将提取的叶绿素,经过皂化、铜化等反应,并经过精制而成。 R=—CH3为叶绿素a R=—CHO为叶绿素b 叶绿醇(植醇) 叶绿素的结构 叶绿素是由叶绿酸、叶绿醇和甲醇缩合而成的二醇酯。 天然色素分类 1、按色素来源分类 植物色素 动物色素 微生物色素 2、按化学结构分类 多烯色素 多酚色素 醌酮色素 吡咯色素 其它色素 系 别 类 别 色 素 举 例 多烯色素 胡萝卜素类 β–胡萝卜素 叶黄素类 辣椒红素、臧红花素 多酚色素 花青苷类 玉米红、萝卜红 黄酮类 高粱红、可可色素 鞣质类 鞣质、儿茶素 查尔酮类 红花红、红花黄 醌酮色素 酮类 蒽醌类 萘醌类 姜黄素、红曲色素 虫胶色素 紫草根色素 吡咯色素 卟啉类 叶绿素、血红素 其它色素 含氮花青素 甜菜红、核黄素 混合物 焦糖 天然色素分类 色素的发色原理 可见光:波长在380~770nm 食品所显示出的颜色,不是吸收光自身的颜色,而是食品反射光(或透射光)中可见光的颜色。例如,食品呈现紫色,是其吸收绿色光所致,紫色和绿色互为补色。 发色原理 色素都是由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组成的。 凡是有机化合物分子在紫外及可见光区域内(200~700nm)有吸收峰的基团都称为发色基团,如—C═C—、—C═O、—CHO、—COOH、—N═N—、—N═O、—NO2、—C═S等。 与发色基团直接相连接的—OH、—OR、—NH2、—NR2、—SH、—Cl、—Br等官能团也可使色素的吸收光向长波方向移动,它们被称为助色基团。 不同色素的颜色差异和变化主要取决于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 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和靛蓝。 苋菜红:1-(4′-磺基-1′-萘偶氮)-2-萘酚-3,6-二磺酸三钠盐 胭脂红:1-(4-磺酸-1-萘偶氮)-2-羟基-6,8-萘二磺酸三钠盐 柠檬黄: 1-(4-磺酸苯基)-4-(4-磺酸苯基偶氮)-5-吡唑啉酮-3-羧酸三钠盐 日落黄: 1-对磺酸苯基偶氮-2-羟基萘-6-磺酸二钠盐 靛蓝:2-(1,3-二氢-3-氧代-2H-吲哚-2-亚基)-1,2-二氢-3H-吲哚-3-酮 1-(4-磺酸苯基)-4-(4-磺酸苯基偶氮)-5-吡唑啉酮-3-羧酸三钠盐 柠檬黄 复配色素 紫甘薯色素 热稳定性强 紫甘蓝色素 萝卜红 色 素 萝卜异味 葡萄皮色素 紫玉米色素 黑米色素-红米红色素 花青素 食品中常见花青素及取代基对其颜色的影响 随着甲氧基数目的增加,颜色向红色方向变动。 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加,颜色向紫蓝方向增强 花青苷在不同pH下颜色的变化 1 3 4 6 7 8 8.5 9 9. 8 10.5 11 11.5 花青苷在不同pH下结构变化 甜菜红色素 甜菜红素 甜菜黄素 甜菜红素:R = H 甜菜黄素I:R′= —NH2 甜菜黄素II:R′= —OH 甜菜红苷:R = β–葡萄糖 前甜菜红素:R = 6–硫酸葡萄糖 甜菜红的结构:吡啶衍生物 特性 在pH4.0~7.0范围内不变色;pH小于4.0或大于7.0时,溶液颜色由红变紫;pH超过10.0时,溶液颜色迅速变黄,此时甜菜红素转变成甜菜黄素。 甜菜色素的耐热性不高,在pH4.0~5.0时相对稳定。 甜菜色素对食品的着色性好,能使食品具有杨梅或玫瑰的鲜红色泽 紫草红色素 紫草红 深红色油溶色素。溶于色拉油等油脂,不溶于水,但溶于碱性溶液。紫草红酸性条件下呈红色,中性呈紫红色,碱性呈蓝色。 产品稳定性高,耐热、耐光,着色力强。 红曲色素 红曲色素系用水将米浸透、蒸熟,接种红曲霉菌发酵而成。 (黄色) (橙色) (紫色) R1= —COC3H11 R2 = —COC5H11 R3 = —COC5H11 红曲素 红斑红曲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