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蚕培训材料
八月蚕桑农事
摘要:本月初开始饲养早秋蚕,正值高温时期,今年又是长期高温,因此要特别做好降温工作,如室外挂帘子遮阴,降低蚕座位置,适当增加给桑次数本月初开始饲养早秋蚕,正值高温时期,今年又是长期高温,因此要特别做好降温工作,如室外挂帘子遮阴,降低蚕座位置,适当增加给桑次数,每次相对减少给桑量,大蚕提倡地蚕育,白天多吃湿叶,并适当稀放,大蚕期每张蚕种放养不少于40平方米;由于高温对蚕的影响,抵抗力削弱,因此要加强防病消毒,小蚕期用防病一号,大蚕期要重用新鲜石灰粉,每天撒一次。早秋期其他作物使用农药较多,易污染桑叶,所以要防止农药中毒,桑叶要先试后吃,蚕区应禁止杀虫双和拟菊酯类农药的使用。早秋蚕结束及时做好全面清洗消毒工作,准备饲养中秋蚕,一般中秋蚕从8月下旬中后期开始饲养。桑园工作主要是做好“水、肥、虫”三方面的管理。今年由于长期高温干旱,应及时做好抗旱工作,有条件的地方适时灌水,灌水应在早、晚灌,7―10天一次,不能灌水的桑园要挑水浇,并覆盖稻草、麦秆、杂草等,以减少蒸发,抑制杂草生长、改良土壤等作用。桑园中施秋肥应在8月底前完成,施肥量不能过多,一般每亩施尿素10公斤,如果夏肥不足,8月上旬抗旱后亩施尿素20公斤,沟施或穴施,施后覆土。秋季虫害较多,害虫种类也多,如野蚕、桑螟、桑尺蠖、桑毛虫、红蜘蛛,桑粉虱、桑蓟马等,今年各地发生的害虫种类不同,区域性明显,因此在防治上要根据各地的病虫情报,对症下药,要用“桑树专用农药”,并掌握好农药的残效期,以免蚕儿发生中毒。秋蚕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摘要:当前茧丝绸市场持续低迷,部分蚕农忽视消毒防病和放松桑园管理,造成桑树病虫害发生严重,桑叶叶质下降,极易造成蚕病发生。为确保秋季蚕茧丰收,各地应根据秋季气候特点,切实做好秋季蚕桑生产,确保蚕作安全,现就当前秋蚕生产管理要点发放给广大蚕农: 一、加强桑园 当前茧丝绸市场持续低迷,部分蚕农忽视消毒防病和放松桑园管理,造成桑树病虫害发生严重,桑叶叶质下降,极易造成蚕病发生。为确保秋季蚕茧丰收,各地应根据秋季气候特点,切实做好秋季蚕桑生产,确保蚕作安全,现就当前秋蚕生产管理要点发放给广大蚕农: 一、加强桑园管理。今年以来由于蚕农放松了桑园管理,造成桑瘿蚊暴发流行,桑叶叶质老化,极易造成蚕病发生。各地应加强桑园病虫害防治,确保蚕儿有优质桑叶喂养。 二、加强蚕病防治。经过春、夏蚕的饲养,蚕室、蚕具积累了许多病源物,如不进行及时消毒,极易造成秋季蚕病发生。各地在彻底消毒的基础上,养蚕时应做到进蚕室换鞋洗手,地面勤撒石灰进行蚕体蚕座消毒,严格分批提青,及时淘汰迟眠、弱小蚕,饲养中做到“三稀”即蚕室里面蚕架稀,蚕架上面蚕匾稀,蚕匾里面蚕头稀。 三、做好防高温闷热工作。立秋以来我县持续高温天气对蚕的发育极为不利,蚕农养蚕时要注意通风降温排湿工作,秋蚕最好选择在一楼相对低温凉爽的房间饲养,夜间打开所有门窗通风放温,东西向蚕室门窗装上遮阳网,防止阳光辐射增温。水泥平顶蚕室温度高,楼顶必须铺上一层厚厚的稻草,清晨洒上凉水进行隔热降温。结合蚕病防治巧吃水叶。 四、桑叶保持新鲜清洁,增强蚕儿体质。小蚕期做到树上精选,不吃虫口叶,大蚕期不吃发酵叶和过老叶,禁吃脏水、泥沙、蚕粪等污染叶,以防病从口入。采叶时要做到轻装快运,不得发酵和久贮。 五、由于秋季蚕儿饲养时农田用药频繁,极易造成桑叶农药污染,靠近农田边的桑叶必须先试喂,确认无毒后,方可给蚕儿喂养。 六、塑料折簇、竹桠、旧草笼吸湿性差,易造成不做茧蚕的发生,望蚕农改变上蔟方式,使用方格簇和新草笼,注意簇室通风排湿工作,以利提高蚕儿结茧率。 总之,要加强秋蚕饲养技术管理,切实做到养好秋蚕,达到养蚕增产增收之目的。 秋蚕慎防真菌病摘要: 近几年家蚕真菌病在中晚秋蚕期偏重发生,主要是此时气候适合真菌增殖,如遇多雨天气,气温在25℃、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真菌孢子极易发芽。部分共育室对小蚕饲养往往只注意保温保湿,而忽视蚕室通风换气和蚕座蚕体施药,在稚蚕期即会发生僵病,重则往往损蚕一半以上 近几年家蚕真菌病在中晚秋蚕期偏重发生,主要是此时气候适合真菌增殖,如遇多雨天气,气温在25℃、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真菌孢子极易发芽。部分共育室对小蚕饲养往往只注意保温保湿,而忽视蚕室通风换气和蚕座蚕体施药,在稚蚕期即会发生僵病,重则往往损蚕一半以上。若忽视桑园秋季治虫,使桑螟、野蚕、桑尺蠖等鳞翅目桑树害虫发生僵病后,其真菌孢子即附着在桑叶上,或由人体带入室内,对家蚕造成交叉感染,使蚕发病。家蚕真菌病在中晚秋蚕发生主要是白僵病、黄僵病及绿僵病,尤其是白僵病较为普遍。其主要防治方法: 严格消毒 秋蚕饲养前,蚕室内彻底打扫,使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进行消毒,蚕具用15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