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脱硫技术研究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燃煤电厂脱硫技术对国内外脱硫技术进行了分析同时脱硫工艺脱硫效率、投资等方面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汇总。燃煤电厂 燃煤的烟气脱硫技术是当前应用最广、效率最高的脱硫技术。对燃煤电厂而言,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是控制SO2排放的主要方法。目前国内外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为:脱硫效率高、装机容量大、技术水平先进、投资省、占地少、运行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等。 简易湿法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 由于湿法石灰石/石膏法造价高、占地大、运行成本高,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推广使用困难较大。因此,目前推出了一种简易湿法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可使造价及占地大大降低,对脱硫率要求不太高的电厂,此种方法很有采用的价值。 简易湿法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装置的基本原理与湿法基本相同,只是将约75%左右的烟气脱硫,脱硫装置效率仍为90%以上,但装置的容量相应减小,并取消烟气加热装置(GGH)。另约25%的烟气不经过脱硫装置,而是旁路到烟囱,脱硫后的低温烟气与未经脱硫的高温烟气混合后排放,提高了排烟温度。该装置总的烟气脱硫率可达70%以上,国内已有太原第一热电厂300MW机组使用。 其它湿法工艺 除前述的传统方法外,还有MgO法、亚硫酸铵法、Wellman-Lord法、柠檬酸钠-磷酸钠法和千代田法等。通常可根据原材料来源及副产物销路,合理选用。 2.3.2干法烟气脱硫工艺 干法烟气脱硫工艺的特点是:反应在无液相介入的完全干燥的状态下进行,反应产物为干粉状,其主要优点是:能处理大量的排烟,排出烟气的温度下降比较小;对烟囱周围地区来说,由于烟雾而引起的二次污染较少;用水量少。缺点是:由于硫氧化物的吸收反应速度慢,因而排烟设备体积大;设备占地面积大,建筑费用高。 (1)荷电干式喷射脱硫法(CDSI) 该法的作用原理是:吸收剂以高速通过高压静电电晕充电区后,在其表面上形成静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使吸收剂颗粒很快在烟气中扩散,形成均匀的悬浮状态,从而增加与SO2反应的机会。此外由于离子的电晕,可增强其活性,缩短反应所需滞留时间,从而有效提高脱硫率。 该法的缺点是:脱硫率低,吸收剂利用率不足。 (2)电子束法(EBA) 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新技术。此工艺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等离子体促使烟气中的SO2和NOx与加入的NH4反应,来实现烟气脱硫脱硝的目的。脱硫效率达90%左右。 电子束照射烟气脱硫工艺原理为采用高能电子束照射烟气,使烟气中的N2、O2和水蒸气被激活,电离甚至裂解,产生大量离子及自由基等活性离子。由于它们的强氧化性,使SO2被氧化为SO3,这些高价的硫氧化物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雾状的H2SO4,产生的酸再与预先注入反应器中的NH3反应生成硫铵。 2.3.3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   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的特点是:反应在气、固、液三相中进行,利用烟气显热蒸发吸收液中的水分,使最终产物为干粉状,脱硫废渣一般抛弃处理。 喷雾干燥法(SDA)属于半干法脱硫工艺,该工艺以石灰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经消化并加水制成消石灰乳,消石灰乳由泵打入吸收塔内的雾化装置,在吸收塔内,被旋转喷雾轮雾化成细小液滴的吸收剂与烟气混合接触,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化学反应最终生成CaSO4,烟气中的SO2被脱除。与此同时,吸收剂带入的水份迅速被蒸发而干燥,烟气温度随之降低。脱硫反应产物及未被利用的吸收剂以干燥的颗粒物形式部分随烟气带出吸收塔,进入除尘器被收集下来。脱硫后的烟气经除尘后排放。为了提高脱硫吸收剂的利用率,一般将部分脱硫灰加入制浆系统进行循环利用。 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技术比较成熟,具有工艺流程较为简单、系统可靠性高等特点,脱硫效率可达到80%左右,但单塔烟气处理量较小。该工艺在美国及西欧一些国家应用较为广泛。脱硫灰渣可用作制砖、筑路,大多为抛弃至灰场或回填废旧矿坑。 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基本原理与系统图如下: 2.3.4炉内喷钙及尾部烟道增湿脱硫工艺(LIFAC) 由于炉内喷钙技术的脱硫效率不高,吸收剂的利用率亦很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芬兰的IVO公司和Tampella公司于1984年开发了LIFAC脱硫工艺。该工艺是在炉内喷钙工艺的基础上在锅炉尾部增设了增湿段,以提高脱硫效率。该工艺多以石灰石粉为吸收剂,石灰石粉由气力喷入炉膛850~1150℃温度区,石灰石受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由于反应在气固两相之间进行,受到传质过程的影响,反应速度较慢,吸收剂利用率较低。在尾部增湿活化反应器内,增湿水以雾状喷入,与未反应的氧化钙接触生成氢氧化钙,而与烟气中的SO2反应,从而提高了脱硫效率。当Ca/S=2时,炉内喷钙脱硫效率为20~40%,而增设活化器后,总脱硫效率可达70~80%。LIFAC技术的特点是: 适用于含硫1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