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内环境与稳态、反馈调节等基本概念。
2.熟悉: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3.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人体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
1.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生理学及其任务,生理学和医学的关系,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2.机体的内环境 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及其所占体重的百分比,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3.生理功能的调节 神经调节:反射,反射弧,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体液调节:激素、远距分泌、旁分泌和神经分泌、神经-体液调节的概念;自身调节。
4.体内的控制系统 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负反馈控制系统,正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机制,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过程。
2.熟悉: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骨骼肌收缩的原理及肌肉收缩力学分析。
3.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分子组成,跨膜信息传递功能。
教学内容:
1.细胞膜的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概述,物质的跨膜转运:单纯扩散;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通道介导的跨膜转运;载体介导的跨膜转运:同向转运和逆向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离子泵的概念;继发主动转运(联合转运);出胞与入胞:出胞和入胞的概念,受体介导式入胞。
2.细胞的信号转导 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和三种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通过具有特殊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促离子型受体;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主要的信号蛋白;主要的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转导途径;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鸟苷酸环化酶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招募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电活动 静息电位的记录和数值;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静息电位和K+平衡电位。细胞的动作电位:极化,去极化,超极化,复极化,超射值,锋电位,后电位:负后电位(去极化后电位),正后电位(超极化后电位),“全或无”现象。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锋电位和Na+平衡电位;Na+通道的失活和膜电位的复极。动作电位的传播机制: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缝隙连接。阈电位和锋电位的引起。局部电位及其特性:电紧张性扩布,空间性总和,时间性总和。可兴奋细胞及其兴奋性:兴奋和可兴奋细胞; 组织的兴奋性和阈刺激;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4.肌细胞的收缩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量子式释放,终板电位,微终板电位。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滑行学说,肌丝的分子组成和横桥的运动。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Ca2+在兴奋-收缩耦联中的作用。影响骨胳肌收缩效能的因素: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前负荷(初长度)与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单收缩和单收缩的复合: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
第三章 血液
目的要求:
1.掌握血细胞比容的概念和血液的理化特性。掌握三种血细胞的数量,掌握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生成调节。 掌握ABO血型系统。
2.熟悉生理止血,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血液凝固与抗凝,以及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熟悉输血的原则。
3.了解血液的基本组成、血液的免疫学特性、血量和血浆的化学成分。了解造血过程的调节和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原料和因素。了解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功能。了解Rh血型系统。
教学内容:
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血液的基本组成,血浆的化学成分,血细胞比容。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液的比重,血液的粘度,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血浆的pH值。血液的免疫学特性:固有免疫;获得性免疫。
2.血细胞生理 血细胞的生成部位和一般过程。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红细胞的生理特征: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沉降率,渗透脆性。红细胞的生理功能。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原料和因素:铁、蛋白,运铁蛋白,维生素B12,内因子。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爆式促进活性,促红细胞生成素,性激素。红细胞的破坏。白细胞的数量和各类白细胞所占百分数,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血小板的生理特性,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
3.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液凝固。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血液凝固:凝血因子;凝血过程:内源性激活途径,外源性激活途径,体内生理学凝血机制,血液凝固的负性调控。生理学抗凝物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抗凝血酶Ⅲ,蛋白质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肝素。纤维蛋白的溶解:纤溶酶原的激活;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纤溶抑制物。
4.血型与输血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鼓楼临床医学院消化科——上消化道出血 [ 典型病例分析 ] .pdf VIP
- 基于DCF和B-S结合的金融科技企业估值研究——以恒生电子为例.pdf VIP
- 医院病例:鼓楼临床医学院消化科——病例.doc VIP
- 基于多组学技术的肺结核病生物学标志物筛选、鉴定及易感基因解析.docx
- 2022年考研考博-考博英语-河北工业大学考试真题历年常考、易错点1(带答案).docx VIP
- 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全).doc VIP
- 厨房排烟系统施工方案.pptx VIP
-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制度创新十周年观察报告 2023.pdf VIP
- 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及详细解析).pdf VIP
- 2025年铁路职业技能竞赛(调车长赛项)参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