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源型城市转型视角下的晋城市旅游业发展研究
地理系 1101班 张伊贝
指导教师 贾艳青讲师
[摘要] 在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跨越发展的浪潮中,晋城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其转型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全省的发展。晋城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将转型重点放在旅游业上对促进晋城市产业全面升级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山西省晋城市这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以及旅游业发展对晋城市转型发展的作用,并分析了发展旅游产业在其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必要性,在资源性城市转型视角下针对晋城是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期望对晋城市以及其它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转型发展 旅游业 晋城市
引言
晋城市作为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其发展过度依赖煤炭经济已成为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晋城市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转变目前以煤炭为主导的单一的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旅游业作为全球规模日趋强大且势头强劲的产业,曾被称为“无烟工业”和“朝阳产业”。在晋城市重点发展旅游产业既是对当今旅游业发展趋势的顺应,也是晋城市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以资源类传统产业的生机促进其转型,加快煤层气开发和利用的步伐;以服务业提升转型,开发旅游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业发展的意见》中,晋城市政府提出了要真正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并且出台了《旅行社突出贡献奖实施办法》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晋城市政府已经将发展旅游业摆在了产业转型的突出位置,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晋城市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必然要求。
1 晋城市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1.1.1 地貌特征
晋城市的整体轮廓略呈现卵形,丘陵、平原纵横交错,整个地区地势呈现北部高,中、南部低的簸箕状态。丘陵面积约577.9km2,平原面积约116.7 km2。盆地及宽谷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2.9%。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600-700m。最高的中条山舜王坪,海拔2,358m,最低处是丹河、沁河下游河谷地,海拔接近300m。
1.1.2 气候特征
晋城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大陆性季风的影响,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分明,属“长日照地区”。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563小时。平均年气温10.2-12℃,麦收期的平均气温为19-23℃,气温呈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的趋势;盆地由平地地区向山地地区逐渐递减。年平均降水量为626-750mm,降水主要分布在夏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6.4%,平均年降水天数为90-98天。最佳的旅游季节为4-10月,气候温和。晋城市无霜期为197天,最多226天,最少138天。
1.1.3 水文特征
晋城市的水资源相当丰富,晋城市四面环山,有较为丰富的地下水储量,另外还有沁河、丹河两大河流环绕河河汾河的许多支流流经,地表水系发达,地表水丰富。外加丘陵、平原相互交错的地形特征,水能资源发达,是华北地区相对的富水区。水资源总量为2.15×109m3,高于全省和周围各省区平均水平。第一大河流沁河,全长485km,发源于沁源境内,汇入黄河。第二大河流丹河,全长121.5km ,发源于高平境内,注入沁河。
1.2 社会经济概况
1.2.1 基本概况
1.2.2 资源概况
晋城市矿产资源丰富,截止2010年底,共发现23种矿产,具有资源优势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矿产有煤、煤层气、石灰岩等。晋城市煤炭资源以无烟煤为主,储量约占全国无烟煤储量的1/4以上,占山西省的1/2多。煤层气储量占全省储量的2/3,占全国总储量的1/5左右,沁水煤田是山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的两大重点区域之一。晋城市黑色金属矿藏主要有铁矿和含锰铁矿,钒与铁矿石伴生。铝土矿是晋城市有色金属矿藏中储量最多的一种,主要分布在郊区和阳城、陵川、高平一带。
晋城市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两万年前旧石器晚期,这里就留下了人类生活的足迹。相传女娲氏、神农氏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及尧、舜、禹等都曾经在这里活动过。还有以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西瑶泉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泽州高都、沁水八里坪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就发生在晋城的高平市一带。
1.2.3 晋城市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指的是产业间的关系结构,经过初步核算,2014年晋城市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35.8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2013年降低4.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排全省第6位。
图1.1 2003-2013年晋城市产业结构分布图
图1.1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