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虚假广告 金华网·新闻频道 讯 以台湾艺人小S(徐熙娣)为代言人,广告中突出显示的代言人使用牙膏后的美白效果,系通过电脑修图软件后期过度处理产生,并非广告牙膏的实际使用效果。“只需一天,牙齿就真的白了”,看了这样的广告之后小伙伴们是不是“Duang”地一下就精神了?9日,上海市工商局披露,因构成虚假广告,佳洁士双效炫白牙膏被处罚603万元,这也是我国目前针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最大罚单。无中生有、杜撰效果;明星代言、催化市场,日化用品领域“吹嘘”风究竟何时休? 2,感官刺激型 色情暴力,恐怖的广告为主。 什么是把关人? “把关人” 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 (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把关人”既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 把关人这一概念,现在已得到大众传播学者的普遍承认,把人的作用、性质也随之成为大众传播学的重要课题。 在传播学中,“把关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把关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传播媒介是全社会信息流通的把关人;从传媒内部来看,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把关人,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来看,在新闻信息的提供、采集、写作、编辑和报道的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把关人,其中,编辑对新闻信息的取舍是最重要的。 把关人的把关行为可以分为疏导与抑制。前者是指把关人准予某些新闻信息流通的行为,后者则是指禁止一些新闻信息流通或将其暂时搁置的行为。 (五)提高媒介从业者的思想素质 一、 提高政治素质。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形式下,新闻工作者必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增强政策法制观念,强化自己的喉舌意识,始终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自己的任务,使自已的报道配合党的各项政策的实施,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反映社会生活的实际。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深入群众、深入一线采访中,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二、提高理论水平。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切实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富有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创新局面,不断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循环往复,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学习现代科技、网络技术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做到既学有专长,又广泛涉猎,成为通才型人才。 三、提高业务素质。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新闻敏感作为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打破常规,利用突发的灵感和顿悟,冲破传统的习惯思维定势,富有创新的发现新闻,选择材料,提炼主题。 四、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力求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真实性,避免报道失实。要发扬优良传统,积极进取、廉洁自律,做一个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传播伦理实务 演讲者:康蕾 12传媒经济 座机电话号码0107 图片报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码相机,数码产品的出现,图片的运用更加广泛。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进入“读图时代”。“一图胜千言”,不仅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经常使用图片,而且图片也成为互联网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现代传播业,图片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图片对受众的影响在很多方便要远远大于文字,这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研究和从实践上重视图片的伦理问题。 前 言 目 录 一,图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二,图片伦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三,如何进行图片报道 一,图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1)新闻摄影伦理缺失 1,摆拍虚假型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派记者刘军国】日本《朝日新闻》社长木村伊量11日晚在位于东京的朝日新闻社总部召开记者会表示,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引发东京电力公司第一核电站事故后,《朝日新闻》今年5月对时任第一核电站站长吉田昌郎的相关报道出现错误,将撤销有关文章。《每日新闻》称,木村还暗示或引咎辞职。 2,张冠李戴 2004年12月30日,加拿大《卡尔加里先驱报》在其头版刊发了一张触目惊心的“独家海啸照片”,引起巨大轰动。但令人惊讶的是,事后证明该照片并非是在12·26“世纪海啸”中拍摄,而是两年前于中国杭州拍摄到的“钱塘江潮”!意识到犯下大错后,《卡尔加里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