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质量感 被观察对象能被读者区分成不同的类别或性质的感受效果称为质量感。 ※产生质量差异的最有效变量: 形状、颜色(色相)、结构 5.动态感 6.立体感 一般利用近大远小(尺寸)、光影变化(亮度)、压盖遮挡、色彩空间透视、网纹变化等形成立体感 7.视觉平衡 平衡是一种均衡的状态。要是图形产生平衡,要根据它所在的绝对位置、尺寸、形状决定重力,图形的相关位置、内容、形状决定方向,还要做到把主题放在视觉中心,调整图形格局。 第三节 地图符号的设计 ※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原则 ※影响地图符号设计的因素 ※点、线、面状符号的设计 地图符号设计以能快速阅读、牢固记忆,为最广泛的读者所接受为基本出发点。 各类地图常采用不同的符号系统,这与地图的主题、内容、比例尺、用途和使用方式密切相关。不同地图的符号设计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有一些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形状要图案化 设计时,要以景物的真实形状为主要依据,经概括、抽象,达到图案化,且要清晰易读,便于绘制 规则化图形 制图对象 整理、夸张、变形 烟囱 针叶林 阔叶林 2.种类要简化 性质相同,外形特征类似的物体,可用同一种符号作为基础,加以适当变化来区别 3.符号要有对比协调性 符号的对比性指不同符号间应区别明显、主次分明。 符号的协调性是指符号大小的相互联系及配合 4.符号要有逻辑系统性 同一类符号,在其性质相近的情况下,通常保持相似,使之在系统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形成一种系列 5.图形色彩要有象征性 ,如 学校用 ,草 地用绿色 。 文 6.总体要有艺术性 美的享受 1.地图内容 地图内容是符号设计中需最先考虑的一项因素。 2.区域资料特征 (1)所表示对象的实地分布特征。 (2)质量、数量的分级、分类标准。 (3)资料的质量。 (4)资料所表示对象的外形特征。 3.视觉要求 (1)视力 视力(或视觉敏锐度)系指人眼能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最大能力 种类 可辩尺寸 目视距离 点的直径 单线粗度 实线间隔 虚线间隔 汉字大小 250 0.17 0.05 0.10 0.12 0.75 500 0.30 0.13 0.20 0.15 2.50 1000 0.70 0.20 0.40 0.50 3.50 (2)视错觉 观看一个正常的图形时,因受其他线划或图形的干扰而产生的与原图形大小或形状等不一致的感觉,叫视错觉或视差 4.使用要求 5.制作与成本 地图符号的制作可采用三种方式 直接在商用制图软件(如Mapinfo等)的符号库中选择 利用商用制图软件(如Coreldraw等)的符号制作功能 手工绘画 1.点状符号的设计 几何符号、象形符号、透视符号、文字符号都是点状符号, 几何符号是由一种或几种基本几何图形构成的符号,符号视觉变量主要表现为形状、尺寸和色彩的变化等。 a. b. 图4-23 点状符号的组合及反衬 a.规则 b.不规则 图4-5 按几何图形符号的形状特征分类 2.线状符号的设计 ★定性线状符号的构图设计 ★等级线状符号的构图设计 ★趋势面线状符号的构图设计 图4-52 铁路与公路符号及表示 大比例尺地图 中小比例尺地图 3.面状符号的设计 (1)晕线面状符号 (2)花纹面状符号 (3)色彩面状符号 晕线和花纹符号的组合图案 1 注记的分类与作用 地图注记分为: 名称注记:说明各种事物的专有名称。 说明注记:说明事物的种类、性质、或特征。 数字注记:说明事物的数量特征。 系统地利用字体类型、大小和颜色,使得地图注记也成为空间信息归类的手段。 第四节 地图注记 地形图上的注记 2 注记的定位 注记排布 — 注记在图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四种: ? 水平字列:平行于南北图廓 ? 垂直字列:垂直于南北图廓 ? 雁行字列:字符连线与注示物走向平行,成直线,字直立。 ? 屈字列: 字符连线与注示物走向平行,成自然弯曲,字向不直立。 慎重地进行注记定位能够加强地图的视觉平衡。 3.构成元素 地图注记的构成元素包括:字体(形)、 字级(尺寸)、字色(色彩)、字距等 地名及其在地图中的意义 注记中名称注记的主要种类是地名; 地名具有音、形、义三要素; 地名关系着行政管理、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 1960年联合国成立地名专家组,指导地名标准化 1977年成立中国地名委员会及各地地名审核机构 1977年联合国通过“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