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讲座详稿解析.doc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讲座详稿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务员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在上个世纪末叶,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们就曾经有过两则惊人的预测:一是进入21世纪后,人类不可避免地进入心理疾病时期,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二是影响中国最严重的疾病是心理疾病。的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心理问题正在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生活的“隐形杀手”。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公务员自杀、犯罪事件的屡见报端,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不容忽视且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情绪不稳、焦虑抑郁、工作倦怠等多种心理问题不仅损害着公务员的身心理健康也直接影响着政府机构运转的顺畅及效率。为此,国家把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纳入干部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必备课程。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科学内涵 1、定义: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成立的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从定义上看出健康的涵义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躯体健康就是健康的范畴。心理健康也成为了健康概念里不可或缺的元素。 人类健康观的这种演变大体上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是为了生存而奋斗,基本是保证生命的延续。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注意身体健康、身体机能的正常和疾病的减少,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应运而生。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们逐渐发现,很多疾病的发生不单纯是身体本身的因素,而是与社会的、心理的、情绪的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心理问题凸现成为重要的健康问题。人们开始重视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稳定,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公务员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是心态平和:情绪稳定,能恰当地调控自已的情绪、心境良好; 二是生活积极:悦纳自己,关注人事,?热爱生活; 愉快的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做力所不能及的事,也不低估自己而逃避困难。并关心自己之外的世界,这是热爱生活的表现。 三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和谐:真诚、接纳、包容、谅解他人。善与人处; 四是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接受现实,适应环境,善于整合并利用环境。 2、 公务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1)心理健康对于预防精神疾病,身心疾病和恶性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精神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它的发生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一个人心理压力过大会造成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血压升高,消化系统不良,免疫系统机能下降等。主要表现特点是感到持续性的精力不充沛、极度疲劳和虚弱,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在下降,然后出现一些身心症状,比如说头疼、腰酸背疼、肠胃不适、失眠,饮食习惯的改变等等,严重的会导致精神疾患。并且情绪容易失控,以至于出现一些极端的甚至是犯罪行为。人们为了应对心理压力,往往采取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如过量吸烟和喝酒、食量减小、睡眠减少、过量服用药物等使身体状况进一步地陷入恶性循环。所以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使身体更强健还能矫正不良心理反应从而控制一些极端的行为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法制日报2007年8月15日报道,河北对外经济合作厅副厅长李友灿,疯狂聚敛了4723万元巨款,在监狱中交代时说,自己根本不缺钱,但仍然一包一包地往家里提钱,每次到藏钱的房子把那些现金一摞摞铺在地上,数上一遍,先是静静地欣赏,觉得“我满足了,我现在终于有钱了”。然后就是后怕,每数一遍,就在想,贪这些钱该判什么罪,无期、死缓、死刑立即执行? 检查日报2007年7月25日报道,云南省易门县建设局某科长,大量侵吞公款,每晚临睡前,总要把一天的非法收入仔细数上几遍才能入睡。如果哪一天没有外快,他无法数钱就无法入睡,吃安眠药也没用。数钱已数出失眠症。 (2)心理健康关系着个人一生的完满发展,是公务员身心健康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是与人良好交往的基础,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保证。如果一个人经常地、过度地处于郁闷、孤僻、怨恨、暴躁或猜忌的不良心理状态中,他的人生是不可能幸福的,潜能也不可能在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发挥,取得成就得到发展的。可以说心理健康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和幸福。这也是这次5.12汶川大地震,5月20我们国家在大灾害发生后的治疗有效期间派出一批批心理专家奔赴灾区对灾民和参加抗震救灾官兵开展心理救助、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等救援行动的主要原因,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和消除地震灾害给灾民造成的严重心理创伤和给救援官兵带来的强烈心理应激反应,帮助他们走出灾难的阴影,愈合伤痛,寻回往日的宁静与幸福。如果我们忽略了大灾后的心理救援,那么亲身经历了或者亲眼目睹了灾难的人很可能许久甚至一辈子活在焦虑、恐慌、无助、绝望中,沉浸在亲人丧失、家园被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