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专题三考点提升练(二)解析.doc

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专题三考点提升练(二)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提升练(二) 分诗体综合训练 一、诗 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 岩 [元]刘立雪 世事从来满则亏,十分何似八分时。 青山作计常千古,只露岩前月半规。 玩初月 [唐]骆宾王 忌满光先缺,乘昏影暂流。 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1)从诗歌的内容看,两首诗都是 诗,都借助月阐释了 的辩证关系。 答案 哲理 满和亏(缺) (2)请简要赏析两首诗中三、四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答: 答案 《月岩》一诗三、四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青山用心良苦只让圆月露出来一部分。《玩初月》一诗三、四句使用了反问的手法,用圆月既能如镜就不必弯曲如钩表现了诗人追求高洁品格的志向。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琴 歌 李 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①。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②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③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④从此始。 注 ①广陵客:善弹琴的人。②渌水:琴曲名。③清淮:地近淮水。④云山: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1)请从写景与抒情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的三、四句。 答: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答: 答案 (1)以哀景衬乐情。三、四句描绘了一幅凄冷、幽寒的深秋月色图:月光如水倾泻在静默的城垣上,不时有乌鹊惊飞;银霜满树,木叶萧萧,寒风吹衣,一派凄冷、肃杀之气。与开头两句的“欢”形成对比,以哀景反衬乐情。即便是秋气萧然,但有琴,有酒,有知己,足矣。 (2)由欣赏琴曲,陶醉于琴声到产生归隐之念。作者和朋友一边喝酒一边听琴,推杯换盏,陶醉于琴声中。听了琴曲之后,作者想到了自己将去赴任,离家千余里,归隐之念油然而生。 解析 此诗是诗人奉命出使清淮时,在友人饯别宴会上听琴后所作。开头两句以饮酒引起听琴一事;三、四句写当时的夜景:月照城头,乌鹊半飞,霜凄万木,冷风吹衣。五、六句写在《渌水》和《楚妃》等乐曲声中,香绕铜炉,华烛增辉。七、八句写琴歌动人:一声即出,万籁俱寂,星星渐稀,四座无言。最后两句写听琴之后,忽起乡思:客去清淮,离家万里,思绪悠悠,不如归隐。 全诗写景,写琴歌,写人,步步深入,层次分明。描摹琴声,重于侧面描写,更显琴声之高妙动人。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晓望[注] 杜 甫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 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 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注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当时流寓夔州瀼西。 (1)颈联的景物描写,显出作者的匠心,历来为人所称道。试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 (2)结合诗句,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 答案 (1)“地坼”,运用夸张手法;望江帆,闻木叶,视听结合;写出了江阔天高的秋天景象,突出了诗人的渺小与孤独。 (2)诗人只能与麋鹿为友,表达了诗人流落西南、亲朋离散的孤独,被朝廷弃置的失意与无奈。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奉使行高邮①道中(之一) (金)党怀英② 野云来无际,风樯岸转迷。 潮吞淮泽小,云抱楚天低。 ③船鸣浪,联翩路牵泥。 林鸟亦惊起,夜半傍人啼。 注 ①高邮:今属江苏,南宋时为淮南东路高邮军治所,隔楚州与金朝的山东东路、山东西路相望。②党怀英:金代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③:拟声词,船行进过程中发出的声音。 (1)据《归潜志》卷八记载,党怀英曾向赵秉文传授诗法说:“律诗最难工,须要工巧周圆。”首联 与尾联 ,两词遥相呼应,形成首尾圆合的严谨格局,体现了作者在结构上的匠心独运。 答案 转迷 夜半 (2)简析颔联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 答: 答案 “吞”“抱”采用了比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